当前位置:
首页>长清政务信息
长清政务信息 第3期
信息来源: 长清区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4- 03- 08 10: 47 浏览次数: 字体:[ ]

[区内信息]

区发改局坚定以重点项目为总抓手推动经济蓄势突破一是加强项目策划储备。注重谋划产业类项目,根据全市四大主导产业,深挖区内资源特色,主动谋划“2+2”主导产业。2023年共谋划项目194个,总投资551.77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119个,总投资269.18亿元,占总量超过一半。二是加快项目攻坚建设。全力推进项目开工能早尽早、项目建设能快则快,全区145个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103.7%,3个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131%,11个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113%,省市重点项目均已全部开工并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2023年共有108个项目实现新增纳统入库,拉动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29个百分点。三是加力项目要素保障。通过“区领导包挂”“一项目一专班”机制,针对项目推进问题以分诊式解决思路,明确解决问题方式、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同时,定期开展一项目一要素保障部门联席办公会,实现项目要素保障工作前置准备,紧密衔接,落细落实,持续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区发改局)

区农业局强化农业巡查监管擦亮省农安区金字招牌    一是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农资日常监督管理,依法查处各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2023年共派出监管人员400人(次),检查1家生产企业、120家经营门店,发现违法线索11起,已全部移交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依法处置。二是加强农产品投入管理工作。2023年回收农药瓶、农药袋共10万多个;完成农产品检测4万余个,抽检上市蔬菜样品265个、水产品33个,合格率99%;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工作,抽检玉米种子9个,小麦种子4个,肥料10个,农药26个,合格率100%。三是做好动物检疫与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投资60万元提升基层站点动物防疫服务能力,完成尿样、肉类、禽蛋、生鲜乳、兽药饲料等各类抽检230批次,抽检合格率100%;配合执法部门查处动物卫生监督违法案件11件;无害化处理病死猪34494头,牛890头,家禽54.88吨,其他2.482吨,杜绝病死动物及产品流入市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区农业局)

区应急局多措并举筑牢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屏障  一是强化安排部署。督促各级各部门抓好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夯实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的主体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联防联控。二是深化宣传教育。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冬春取暖、火灾预防和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等知识。截至目前,利用电视、广播等宣传报道1700余次,组织321个村居(社区)10万余人观看警示教育片;深入大集、村居、商铺等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累计发放明白纸、宣传册16万余份。三是加强入户排查。各街镇逐一入户摸清非集中供暖底数,实地查看取暖措施及一氧化碳报警仪安装情况,确保非集中供暖群众安全过冬。截至目前,排查非集中供暖户数94508户,其中农村地区86690户,城镇7818户;采用煤炭供暖45544户,燃气供暖30681户,木炭供暖8014户,其他方式供暖10269户,安装一氧化碳报警仪21603户。(区应急局)

区交通运输局四措并举护航大学生平安返乡    一是提前部署研判。组织召开2024年高校寒假期间执法工作部署会,实地走访高校,根据不同放假时间有针对性制定工作方案,保障服务效能。二是紧盯重点区域。在人流量大的高校门口、高铁站、地铁站设置勤务点,采取“一点一策”的执法模式,加大“两客一危”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截至目前,投入执法人员84人次,执法车辆31台次,检查车辆280余台次。三是深化联动协作。加强与交警、城管等执法部门的深度合作,对高校密集的路段增加路检频次,做好周边道路的车辆疏导管控,确保出行安全。四是做好应急处置。制定值班值守方案,成立7个值班小组,自高校开始放假到全部封校期间,确保遇到任何紧急突发情况“看得到、听得见、喊得应、调得动”。(区交通运输局)

区民政局织牢“三张网”构建养老服务基础体系   一是制度保障网。制定4项政策方案,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兜底性、基础性、普惠型养老服务。特困供养标准提高10%以上,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1492元/月。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不低于1356元/月。60周岁以上老年人享受助餐优惠价,70周岁以上老年人助餐补助1—2元。二是福利关爱网。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组织)为140户服务对象免费安装家庭养老床位;为93户服务对象提供助餐、助洁等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为124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家具适老化改造;联合区慈善总会开展“情暖夕阳”活动,为119名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送温暖。三是服务提升网。建立养老护理员培训制度,联合区人社局,开展养老服务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共培训养老护理员326人、家庭照护员107人;举办全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选拔赛,选送4名选手参加市级竞赛,1名选手荣获优秀奖;组织养老护理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截至目前持证上岗率达到92.78%。(区民政局)

文昌街道精准发力推动民生事业蓬勃发展    一是社会保障利民本。发放医保宣传页2000余份、设立公众号专栏等形式全方位宣传、解读医保政策,提高群众参保征缴的积极性,2024年度医保缴费共计43778人,完成比例超过97%;举办招聘会,指导和帮助534名公益岗人员上岗就业。二是政务服务通民生。高标准打造便民服务中心,设置18个综合工位,提供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终端,构建“一站式服务”新体验。创新打造“文暖民心”品牌,梳理整合78条普惠性政策和56项街道级便民服务事项印发成册,方便居民日常生活。三是公共服务增福祉。结合当地特色,在山峪村、新五村打造村史馆;大力推行信易贷和齐鲁富民贷,截至目前,信易贷注册完成2356户,富民贷共推荐意向客户171户,意向贷款金额1973.57万元。四是精神文明聚民心。打造8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等志愿服务活动4000余次;创立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文昌街道)

马山镇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    一是种植优选良种打基础。加强产学研合作机制,依托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示范基地,运用分子育种、智慧种植等手段缩短育种周期,提高选育成果转化率,共选育种植丹参、栝楼、沉香等100余种优质中草药,年产量6000吨,其中丹参生产获全省唯一“GAP”认证。二是订单式销售强保障。成立长清军威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与菏泽步长集团、安徽亳州药企等公司签订长期购销合同,开设三方保证金账户,保障销路。截至目前,产业核心种植区面积持续扩大突破1000亩,辐射带动周边药材种植1万余亩。三是延长仓储加工链条提效益。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药材存储仓库及烘干车间,购置切药机、烘干等设备对药材进行分级、清洗、切片等初级加工,推出20余种中药饮用茶及特色药膳,提高产业附加值。四是拓展医药康养求突破。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建设集草药种植、加工、采摘、观赏、衍生品销售于一体的扁鹊康养基地,打造中草药种植研学旅游线路,增加产业收入500余万元,解决当地村民就业200余人,年人均增收5000元。(马山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