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清政务信息
长清政务信息 第5期
信息来源: 长清区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4- 03- 08 10: 50 浏览次数: 字体:[ ]

[区内信息]

区农业局多措并举推动蔬菜产业发展。一是以标准化园区建设引领现代蔬菜产业发展。以“提升老园区、发展新园区”为工作重点,按照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质量安全化、销售品牌化打造蔬菜种植园区基地,全区发展50亩以上规模化种植园区基地38家,认定市级蔬菜标准园21家,市级“菜篮子”保供园区10家,2023年全年实现蔬菜播种面积12.7万亩,蔬菜产量59万吨。二是以新品种新模式提升蔬菜产业效能。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绿色发展”为目标,2023年全年引进蔬菜新品种20个,应用新技术10项、新模式5个,对好的品种、技术、模式总结提炼集成后形成种植技术要点,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三是以专业技术培训实现科技赋能生产。根据我区蔬菜生产实际情况,按照露地、设施蔬菜生产进行划分,发布不同季节蔬菜科学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为广大蔬菜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撑。2023年组织技术人员进棚入户现场指导达180人次,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线上指导200余次,举办蔬菜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培训班1期,培训45人,参加线上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100人次,为广大蔬菜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撑。(区农业局)

区卫健局四举措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能力。一是健全健康养老服务网络。组建171个家庭医生团队,包联920个村居网络,入户开展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1家养老机构+3家综合医疗机构+N家专科医疗机构的“1+3+N”签约服务模式,推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充分结合,全区288处养老机构全部建立医疗合作关系,医养结合率达100%。二是提升健康养老服务环境。全区12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创建市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5家;两家二级医院开设老年病专业,设置老年病床;10家街镇医疗机构开设康复科,设置康复和护理床位。三是优化智慧养老医疗途径。推行“社区医养、智慧服务”模式,通过一键呼叫、个性接单、分类派单等方式,把健康指导、康复护理等服务送到社区老年人身边。截至目前,两家二级医院累计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400余人次;10家街镇医疗机构顺利对接国家、省、市医养结合信息平台,推动医、养信息互通互动。四是促进健康养老与中医治未病相结合。区中医医院成立“中医治未病中心”,以老年人为重点,提供规范中医健康干预服务;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指导中心”,推广适合老年人的中医药适宜技术80多项。10家街镇医疗机构全部建成高标准规范化国医堂,322家村卫生室全部使用4类5项中医适宜技术,为全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中医药服务。(区卫健局)

区交通运输局全力做好2024年春运服务保障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成立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区交通运输系统春运工作方案,在运输组织、安全生产、保通保畅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确保运输安全有序畅通。二是提前分析研判,科学调配运力。春运期间,投放客运包车24辆,公交车280余辆,出租车273部,小微客车租赁车辆31部,网约车机动补充。国铁济南局图定济郑高铁长清站旅客列车8对,其中直通4对、管内4对。安排临客运行线1.5对。三是强化应急准备,防范应对风险。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及时通过工作群、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恶劣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引导运输经营企业、群众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有效防范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对春运的不利影响。全面调试和检修清雪车辆设备,储备充足的环保型融雪剂、除雪工具,全力做好清雪除冰工作准备。四是严格规范执法,筑牢安全屏障。以辖区国省道、重点县乡道路和高铁站、地铁站、大学城周边道路等重点区域为“主线”,坚持路面巡查和驻点执法相结合,加强对“两客一危一货一面”等重点车辆检查,严厉打击超限超载、无证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2024年春运工作安全有序。(区交通运输局)

文昌街道多点发力谱写城乡建设新篇章。一是打响创卫复审“攻坚战”。成立创卫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爱国卫生、环境卫生管理等相关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活动,对50个城区开放式小区、产权不明确的小区和22个城中村以及3个集贸市场进行集中整治,清除垃圾上千吨,新设健康教育宣传栏130余处。二是跑出城市建设“加速度”。紧盯目标任务、紧扣时序进度,多维度推动城市道路更新和韧性城市建设,目前王府东街、红山路市政道路、水鸣街道路已建设完成,文昌路北延顺利竣工只待移交,阜新街正在办理征地手续,黄河城市广场正在建设。三是助推老旧小区“展新颜”。以“划片改造”与“城市提升”相结合的方式,依托老旧小区改造行动深入开展,定期组织志愿服务队深入老旧小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将涉改居民意愿与创卫工作要求结合起来,共改造老旧小区43个、居民楼67栋,改造面积20.2万平方米,涉及居民2107户。(文昌街道)

马山镇进一步夯实数字乡村发展基础。一是统筹规划策划。结合全省最大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编制《长清区马山镇数字乡村建设解决方案》,引入CIM基础信息平台,以数据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方式,将数字乡村建设与智慧城镇一体设计、同步实施,实现新城崛起全过程数字化管理与应用,为41个村(全镇共有53个行政村)、1万余户、3万余名群众打造“智慧家园”。二是沉淀数据资产。建设“规建管”一体化平台,设置马山镇全域保护开发规划策划模块、土地投资分析模块、拆迁管理模块、智慧工地模块,详细记录总面积161万平方米6个安置区迁建全过程,整合建筑设施、地下管网、水路电路、燃气暖气等基础数据,为新社区管理运营沉淀数据资产。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0余万元,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统一接入”的原则,完成全镇光网和无线网络建设,确定5G基站空间布局,统筹建设监控体系和感知设备,开发视频共享系统,实现对社会视频资源实时接入和集中管理。(马山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