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魅力长清  /  文化旅游  /  历史名人
韩培诚
发布日期:2025-02-17 10:45:10 信息来源:长清区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超大

    韩培诚(191l~1985),又名韩洪武。生于长清区五峰山乡一个富有的农民家庭。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于1938年4月参加了革命。同年底经魏金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6月,任长清县第三区抗日救国动员委员会主任。1939年6月,任第三区区长。同年12月,任长清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领导人民同敌人进行了艰苦斗争,果断地处理了汉奸问题、红枪会暴乱问题,打击了敌人,保护了人民。1942年7—12月,任冀鲁豫边区第一和第五分区专署公安处处长,在担负保卫机关和领导干部安全、组织民众进入敌区破坏陇海铁路交通线的任务中,他都表现出机智勇敢和出色的领导才能。1948年4月,黄河高村河段(在东明县境内)出现了严重的险恶局面。他被任命为黄河水利委员会第一修防处主任,来到“反蒋、治黄”第一线。在渡河抢险、敌机轰炸、敌人偷袭的日子里,他察河势、看工情,奔波着要人催料,保证了大堤的安全,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一次,当敌人偷袭工地时,他临危不惧,首先让抢险人员上船撤往对岸,自己与警卫员带领5名战士坚守堤坝,顽强阻敌,争取时间,使同志们和解放军伤员得以安全过河。当敌人占领堤坝后,他与警卫员在枪林弹雨中跃入黄河,才得以脱险。1948年10月,他组建了沁河大樊(在武陟县境内)堵口工程处,任处长。于1949年4月合龙后,又组建了第五修防处,并任主任。

    建国后于1950年6月,韩培诚又组建了引黄济卫灌溉工程处,兼任处长。他深入钻研业务,科学管理,胜利地完成了建国后黄河下游第一项兴利工程。人民胜利渠首闸的施工草图是由专家设计的,施工中发现,闸底工程比黄河枯水季节的水位高,他担心在旱年难以放水灌田,就指示降低半米。实践证明,这是一项关键措施,使工程获得了很好的效益。1953年1月,他调任黄委会规划处处长,为“南水北调”操劳、奔波。1956年任黄委会勘测设计院院长。1961年,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组长。为治理黄河,他的足迹踏遍黄河两岸。他曾有一篇学习心得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新华社记者曾几次采访报道,还拍摄过新闻纪录片。1973年7月,韩培诚任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为河南水利事业做过许多贡献。离休后,他关心和支持新领导班子的各项工作,为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1985年4月24日因患脑血栓,病逝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终年74岁。


使用手机扫码浏览本页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