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品种繁多,常给人“万物皆可入药”的感觉。有些药材的药效被发现的过程,甚至匪夷所思。例如,牛黄是牛的胆囊结石,竟然能用作药物,令人惊奇。扁鹊发现牛黄能治病的民间传说故事,让我们知道了牛黄入药原来是阴差阳错造成的。
一日,扁鹊在家中制药,从药罐中取出煅制好的礞石(一种中药)放在桌上整理备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邻居张宝来了。张宝家原先从外地买回一头老黄牛精心喂养,用于耕地。不知何故,近两年来这头老黄牛日渐消瘦,不能耕作。张宝便把牛杀了,谁知发现牛的胆囊里有像石头一样的东西,甚为奇怪,便提着胆囊来给扁鹊看。扁鹊剖开胆囊,里面掉出几枚杏核大小的深黄色结石。他取了两枚放在桌上,仔细察看。张宝回到家中,发现父亲的老毛病又发作了,躺在床上直抽搐,急忙请扁鹊过来。扁鹊看到张宝父亲双眼上翻,喉中有声,十分危急。他吩咐张宝说:“快!去我家把桌上的礞石拿来!”张宝气喘吁吁地将东西拿来,扁鹊也未细看,匆忙研成细末,给张宝父亲服下。不一会儿,张宝父亲就停止了抽搐,气息平稳,神志清醒。
扁鹊回到家中,发现礞石还在桌上,而牛结石却不见了,忙问家人:“谁拿走了结石?”家人回答:“刚才张宝过来取药,说是您吩咐的呀!”这个偶然的差错使扁鹊感到惊奇,难道牛的结石也有药效?于是,他将张宝父亲药方中的礞石换为牛结石。三天后,张宝父亲的病奇迹般地痊愈了。从此,中药材里又增添了名贵的一味,因为牛的胆结石为深黄色,扁鹊就称之为“牛黄”。
牛黄又名西黄、犀黄、丑宝,为不常用中药。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平,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使用手机扫码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