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是卢医秦越人的医名,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扁鹊一生从其医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药物知识。《难经》(有人认为是后人托名秦越人的著作)这部不朽医学名著是他给后世留下的宝贵遗产。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一文中写道:“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文中列举扁鹊给晋国大夫赵简子治好五天不省人事的大病,用针法、熨法和汤剂综合疗法使虢太子死而复生,在齐国见桓侯脸有病色而四次劝医被拒、桓侯终因不听劝告而病逝的事例,证实其医技的高超。在言其医科之广泛方面,书中这样写道:“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从以上所述,作者有理有据地褒扬了秦越人。但是,美中不足之处是《史记》对秦越人的故里、生活时代等事却没有确切记载。继《史记》之后的不少史著,对扁鹊故里、生活时代众说纷纭,争而不决。在此,作者依据翻阅过的史料通过印证说点浮浅意见,不当之处请予斧正。
关于秦越人的里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一文首句写道:“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文章的后边写到秦越人给虢太子治病时,有段自荐的文字是这样写的:“臣,齐勃海秦越人,家在于郑。”勃海郡是西汉初所置、存在时间很短的一行政区划名称,地在古齐国(今山东)和赵国(今河北)交界处。渤海是自然实体名称,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两者虽然名称含义不同,但是都涉及齐地。由此而知,秦越人向虢太子自荐的话,确切说明他是今山东境内人。
关于秦越人里籍,除《史记》之外,别的文献亦有记载。《黄帝八十一难经序》载:“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乃号之扁鹊。又家于卢,因命之曰卢医也。”《法言》载:“扁鹊卢人也,而医多卢。”《史记正义》载:“……号卢医,今济州卢县。”《太平御览》百六十引《史记》云:“扁鹊生卢,故曰卢医。”四书所言“卢”历属古齐国,即今山东长清县。这就从大的范围肯定了秦越人的故里是在今山东。
关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一文中先后两次提到的“郑”,查古今史地资料,不论是勃海还是勃海郡的辖地内均无“郑”这一州地名。因此可以设想,“郑”是县一级以下的辖地,当然应该说是在今山东境内。不过也有史料说“郑”是“鄚”字之误,理由是“郑”与“鄚”字形相近故改“郑”为“鄚”。“鄚”即今河北任丘,历属晋国,韩、赵、魏三国分晋后改属赵国,并没有属过齐,仍不符秦越人向虢太子自荐之说。更不能令人信服的是,“郑”与“鄚”是概念全然不同的两个字眼,很难想象司马迁这样一位大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会在他的著作中出现一错再错的情况,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郑”字。
关于秦越人是否为卢人,现述已见于下:《黄帝八十一难经》又名《难经》,书的作者诸说不一,有人认为出于秦越人之手,这是目前被更多的专家、学者所承认的。但是,仍有一部分人认为是后人托秦越人而作。如果是前者所说的那样,作序者或许是秦越人本人,或许是其同世人,对其里籍的记述理应是最可信赖的史料了。即便是后者所说,作者距秦越人生活的时代也不会太久远,所载越人里籍的可信性也很强。
《法言》的作者扬雄生于公元前53年前后,晚于《史记》作者司马迁百年左右,势必是对《史记》所载扁鹊里籍进行考证后,才写下“扁鹊卢人也……”的一段文字。唐人张守节著《史记正义》,所谓“正义”在文字学上讲是指正当的或正确的,基于这点,身居诸王侍读率府长史的张守节,无疑要对秦越人的里籍再三考证后才写出了“号卢医,今济州卢县”一段话来。《太平御览》又名《御览》,为北宋李昉等人合著,晚于《法言》诸书,作者们是熟知关于秦越人里籍之争论的,欣然命笔写出“扁鹊生卢,故曰卢医”的文字,更是无可置疑的。
鉴于上述之说,秦越人里籍是卢无疑。卢在今何地?《史记正义》指出:“今济州卢县。”“今”即指唐代。唐代的济州,前身是晋、三国、后汉时期的济北国地,向前推至先秦是济北郡也,战国直至春秋均为齐国辖地,卢地在秦立郡县制之前称卢邑,曾名卢子国,是齐国君主后裔的封地,自秦始称卢县。隋改置长清县,所以至今仍有袭卢之说,道光《长清县志·古迹志》载:“境内有卢王墓祭坟台……”该志《祠祀志》又载:“秦越人墓在县境……卢地有越人冢即扁鹊也。”同一志书中的《人物志》还记述了秦越人的医术。诸如上述,可见秦越人的故里在今长清县境内无疑。
使用手机扫码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