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部门动态
【史海钩沉】一片婆心
发布日期:2025-07-10 15:30:31 信息来源:济南市长清区卫生健康局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超大

        长清区松竹店村西南距孝里镇政府约五华里,因旧时村中有一座气势恢宏的真武庙,所以村因庙名,叫作“真武庙村”,简称“庙子”。村子北边原来有一条大道向西北由下巴经顾道口可直达黄河西岸,从村子北边东南过满井峪经柳杭头可直达肥城县城。村子位置在孝里、归德、双泉三镇交界处,是名副其实一脚踏三镇的村庄。因村庄地理位置优越,看到路上来来往往的客商旅途劳累没地方休息,村中有经济头脑儿的人觉得大有商机,便在大路边开起了店铺。店铺门面后边庭院中广植松树、竹子,取“竹虚谦受益,松静寿延年”之意,人称“松竹店”。来往旅客鞍马劳顿之际见路旁有酒店,自然要走进店中或小酌,或饮茶小憩。久而久之,南北来往的客商都会到真武庙村的酒店中歇脚,洽谈生意。一时之间,松竹店之名响彻黄河两岸,真武庙村的名字倒被渐渐掩盖了,后来人们索性就直接改村名叫松竹店了。

松竹店位于大道通衢,名声在外这没什么神奇的。在它东南约二里的地方叫槐树坡,名气和松竹店不相上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大道上坡的旁边有棵大槐树,树龄有多高,没有人能说清楚,据当年见过的人说,它比现在胡林村的古槐要粗得多。胡林村的槐树是唐槐,槐树坡的槐树比它还要老很多。由于树龄长,树干都空了。有一次,村中两个调皮的孩子从大树下面裂开的缝隙钻进去点火玩儿,村中人远远看到有浓烟笼罩了古槐,以为是歇脚的人不小心引着了古槐,连忙去救火,到地方一看却是孩子在树洞里闹恶作剧。由此也可以想象古树有多粗。有钱的商人都到松竹店去饮酒喝茶,那推车、挑担的却消费不起,只好到村东槐树坡的古槐下面去乘凉,这也是槐树坡出名的原因之一。

真正让槐树坡名满天下的,是在古槐树左侧有一方雕有二龙戏珠碑帽的善人碑。这方石碑,碑体浑厚,在当地没见过和它重样的。碑高足有3米,光碑帽儿就有90多厘米,宽80厘米,石碑阳面刻着“一片婆心”四个大字,碑阴密密麻麻全是捐款立碑人的姓名。这块碑是为谁立的呢?为什么又选在这么个地方呢?这说来就话长了!

听老一辈子人讲,大致在清朝后期吧,松竹店出了一位名医,名叫刘万仓。刘万仓医道高明,什么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门门精通,尤其擅长治毒气引发的恶疮。刘万仓在农村虽被人称作先生,却从来不拿架子。他高高的个头,平时常穿一件粗布长衫,除一双眼睛特别有神外,与一般庄稼人没什么两样。刘万仓生性善良,济世救人从不看病人身份的高低贵贱,统统一律对待。对家境好的病人平价收费,家境困难的减半收费,可以赊欠,实在无能力拿钱治病的,他就免除医药费为人施治。当时,在黄河两岸没有人不知道刘万仓的大名的,一提起他,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

话说一年的夏季,刘万仓骑着毛驴沿路到河西出诊,在行走到顾道口渡口附近时,忽然听到路旁棒子地里传出一声声痛苦的惨叫声。职业的敏感告诉他,棒子地里一定有人遭受意外。这时,他赶紧从驴背上下来,放下药箱,顾不得把驴住,一头扎进棒子地。只见一个中年汉子半蹲在棒子稞下面,一脸的痛苦表情,一只手紧紧按在右小腿上。刘万仓拿开汉子的手一看,不由大惊失色,原来汉子让毒蛇咬了,伤口周围皮肤的颜色已变黑。事不宜迟,刘万仓急忙返回地头取来药箱,拿出绷带把伤口两边紧紧扎住,防止蛇毒扩散。一切收拾停当,还要抓紧把伤口内的毒血抽出,因手头没有急救的工具,为了保住病人的一条腿,刘万仓俯下身去用嘴一口一口地把毒血吸出,并顺手在棒子稞下面薅一把刺刺秧,拧出汁水为患者清洗伤口。看到汉子伤势严重,刘万仓把汉子背出棒子地,把他拖到在路边啃草的毛驴背上,迅速赶回松竹店给患者动了手术。因抢救及时,汉子的一条腿保住了。刘万仓却因为用嘴吸毒,嘴唇肿得老高,痛苦难当。中蛇毒的汉子是顾道口人,名叫戴世珍,在村中很有威望。清晨他去自己庄稼地里查看棒子长得怎么样,不想遭受毒蛇攻击,如不是刘万仓赶巧碰上,恐怕是性命不保!

怎么感谢刘万仓对自己的救命之恩呢?跟人家送礼表示感谢,人家除收下医药费外一概退了回来。想来想去,戴世珍想到:“咱这方圆百八十里受刘万仓恩惠的多啦,我何不召集众人为刘善人立块碑,让天下人都知道刘万仓的善举,以流传后世?”

此事经戴世珍一提,响应者不计其数。说干就干,大家先报请官府恩准,最后议定因刘万仓有一颗救人济世的菩萨心肠,碑正面书“一片婆心”四个大字,碑阴写满捐款人的姓名,最后因捐款人数众多,石碑设计得也特别高大。一切办妥,石碑立在哪里呢?立在刘万仓的村子松竹店吧,刘万仓不同意,说是人前显摆。想来想去,大家一致同意立在松竹店村东槐树坡古槐下面,让南来北往的行人都一睹先生风范,让善举传播天下。

槐树坡上有一方善人碑,当时在长(清)、肥(城)、平(阴)三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这方碑造型奇特,很远地方的人还专门来此观看。可惜的是,后来古槐被砍倒“大炼钢铁”了,石碑也因“破四旧”砸碎了,万幸的是碑上那个做工精巧的二龙戏珠碑帽保留了下来,被砌到了生产队的氨水池上。世间万物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对人民有益的人,人民会永远记住他!


使用手机扫码浏览本页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