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叠翠间,五峰山大樱桃的甜香在微风中流淌,山脚下的炒鸡店飘出浓郁的酱香,露营地里孩子们追逐着“长小樱”玩偶嬉戏奔跑……进入樱桃采摘季,长清区五峰山街道便成了人们向往的“诗与远方”。
以前来五峰山,就是摘完樱桃就走,现在不仅能参加山会、看演出,还能在水库边露营、去村里赶大集,每次来都有新玩法。在五峰山街道,“微度假”场景触手可及。小庵村的福院茶馆里,柴火灶上正咕嘟咕嘟地熬着养生汤,石桌上养生茶飘香,游客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休闲时光。蔡庄露营地的草坪上,帐篷和天幕点缀其中,游客们正在布置露营餐桌,在晚风里吃烤肉、数星星,沉浸式体验自在惬意的度假时光。最受欢迎的当属“订单式樱桃采摘套票”,游客们可以提前在抖音团购,由专属的“果园管家”带领体验采摘的乐趣。不少企业将其作为员工团建项目,带动了错峰采摘订单数的增长。
除了沉浸式的“微度假”体验,文创元素的注入也让场景更具记忆点。“长小樱”IP化身“形象大使”,带着印有五峰特色的冰箱贴、折扇、手提包等文创产品走进游客的视野。定制化的“印章打卡地图”串联起十余处特色场景。
在五峰山街道,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正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长清区大樱桃种植协会的成立,让3000余户果农拧成“一股绳”,从种植技术培训到品牌统一运营,五峰山大樱桃的品质与溢价能力显著提升;首届五峰山炒鸡厨王争霸赛后组建的餐饮联盟,则让“五峰炒鸡”实现从“农家菜”到“地域招牌”的蜕变,会员单位统一推出“炒鸡地图”“联动优惠”等特色服务,让舌尖上的五峰更有滋味。与此同时,“五峰山樱桃谷”泉韵乡居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已然成型,大五峰山文旅项目落地生根,清沣樱桃产业示范园项目正稳步推进。街道还设立大樱桃市场规范管理专班,从采摘体验到集中售卖全流程优化,让“果农卖果”更省心、“游客尝鲜”更放心。
得益于人才回引政策,返乡青年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返乡青年带着直播设备走进樱桃园,通过“云端采摘”“助农直播间”等形式,让五峰山大樱桃搭上电商快车,旺季线上日销突破5000单;依托长清区校地融合政策,庄南山村与山东艺术学院牵手,举办首届庄南山村艺术节,将村内闲置老屋改造成“乡村艺术工坊”,大学生创客带来的文创设计、非遗手作体验,让古朴山村变身“艺术村落”;邱庄村设立的“书记代办服务点”成为服务枢纽,不仅为游客提供采摘路线规划、餐饮预订等“一站式”导引,更通过搭建“订单+农户”的对接平台,帮助村民解决大樱桃销售难题。
政策不仅“输血”更“造血”,现在村民既是文旅发展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据初步统计,目前樱桃谷沿线14个村,超3000户村民嵌入文旅产业链,2025年樱桃季期间,户均年增收超1万元,“樱桃经济”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共富果实”。从“摘果子”到“品生活”,五峰山街道的蜕变,正是乡村振兴过程中“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生动注脚。
使用手机扫码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