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全区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措施的汇报》议题的解读
字号:
大 中 小



一、全区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呈现总体稳定、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总体情况较去年明显提升。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增速高于全市0.3个百分点,列全市第7位,较去年全年加快1个百分点。总体看,全区经济持续向好因素累积增多、发展势头继续巩固。
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0项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8项列全市前6位。一季度也有部分指标不及预期,如房地产开发投资、建安投资、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总产值。
二、目前经济运行着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工业方面
受建筑行业、轨道城建需求收缩等因素影响,部分建筑类重点企业产值下降超15%。
(二)投资方面
一是项目支撑力度不够。二是去年3月份黄河滩区迁建项目提高同期基数。三是房地产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土地出让仍较迟缓。四是去年年底,3个工业线性项目数据合并入区县核算,抬高同期基数,今年工程收尾,呈现下拉作用。
(三)建筑业、房地产业方面
一是全区建筑企业接单项目整体减少,企业结转合同额大幅下降。二是商品房市场销售情况不佳。
(四)消费方面
1.批发业:一是退库企业减量影响较大。二是部分大型企业有所下滑。
2.零售业:个别重点零售企业调整至批发企业,对我区零售业数据影响较大。
3.餐饮业:一是受春节企业放假等影响,大型餐饮企业下拉作用明显。二是新入库企业质量不高,一季度增长-8.6%。
(五)服务业方面
部分重点服务业企业营收减少,下拉影响明显。
(六)财政金融方面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是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期内(3-5月)个人所得税会大幅下降。二是制造业、房地产业、建筑业,三个行业税收均下降,整体呈下拉影响。
2.金融:一是受贷款还贷周期、银行审贷业务等因素影响,个别银行机构贷款出现较大下滑。二是政策降息、个别银行机构存款比重较大等因素影响收入。
(七)外资外贸方面
1.外资:到资量及到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2.外贸:部分重点企业出现较大减量。
(八)农业方面
一是全区设施蔬菜面积小,优质品种少、大路品种多,价值量相对较低。二是瓜果类种植面积与产量较低。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工业方面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拉升增加值率数据核算。二是精准研究企业纳统。三是强化企业服务保障,助力企业发展。四是兼顾规下抽样企业帮扶,帮助提升规下抽样企业工业产值。
(二)投资方面
一是全力确保续建项目投资稳定,推动166个在建项目加快施工进度。二是对在库且完工的26个项目,挖掘安置费、征拆费、利息等,确保应报尽报。三是靠上服务4月份拟新入库的13个项目,争取提供更多投资增量。四是持续推进项目谋划。
(三)建筑业、房地产业方面
1.建筑业:一是对接服务好头部重点企业。二是针对区外企业在区内施工形成的产值,通过组建本地化联合体等措施在我区纳统。三是培育升规入库企业。
2.房地产业:一是有序组织开展房展会、购房节等促销活动。二是全面梳理销售台账并逐项核实,确保数据应统尽统。
(四)消费方面
1.批发业:一是对重点支撑企业做好服务,对较大跌幅企业做好帮扶指导。二是督促新引进企业加快开展业务。三是津达下属线缆批发公司预计下半年开始运营,督促尽快纳统。
2.零售业:一是对重点企业做好进一步指导。二是持续激发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潜力。三是加快推动4家电商零售企业、广盛源电商业务板块的培育纳统工作。
3.住宿业:一是紧盯新入库企业,做好服务督导。二是做好新项目培育等。
4.餐饮业:一是做好新入库企业指导。二是抓好2家企业纳统工作。三是推动我区餐饮企业与区内重点企业联动合作,提升限上餐饮企业营业额。
(五)服务业方面
一是抓好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优势行业促增长。二是抓好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弱势行业的指导服务、招引培育。
(六)财政金融方面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是进一步紧盯项目、企业、税源挖潜增收。二是压实责任,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三是协调高校将个税等税收在我区缴纳。四是加强砂石资源综合处置管理、土地出让、水资源税征缴等工作。
2.金融:一是继续发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增加银行获客途径,拉动贷款数量。二是定期督导出现贷款下降、净增较少、收入负增长的银行机构。三是重点探索特许经营权、应收账款等金融产品,开辟银行新的融资渠道。
(七)外资外贸方面
1.外资:一是4月份尽快实现200万美元外资到账。全年紧盯重点储备项目。二是与市属公司保持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市属公司实现外资到账。三是积极参加跨国公司青岛峰会等活动,加强与市有关部门对接,充实外资储备。
2.外贸:一是积极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二是密切对接市有关部门政策,对外贸企业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八)农业方面
一是对畜牧养殖场、养殖户加大服务力度。二是加强小麦春夏季田间管理,确保夏粮丰产丰收。三是强化统筹,应报尽报。
四、需要会议研究解决其他问题
无。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