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谋划布局“2+2”产业体系 长清着力推动和服务高质量发展
113701130042070099/2024-6599038
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政府
2024-08-23

谋划布局“2+2”产业体系 长清着力推动和服务高质量发展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8月22日上午,在龙奥大厦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6场—长清专场,长清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士强就长清区在推动和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具体举措和成效答记者问。

2+2.jpg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安排部署。王士强表示,长清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以“2+2”产业为引领,提升高质量发展质效。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和关键所在。长清区结合全区产业基础,谋划布局了“两大主导产业+两大特色产业”的“2+2”产业体系,在创新谷打造了3个千亩产业园。目前,园区建设和招商工作进展顺利。两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结合大学城人才及生态环境优势,聚焦“基因细胞、中医中药、医美健康、医疗器械、银发经济”五大赛道,规划打造了1500余亩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和400余亩的医疗器械产业园。产业园建设遵循国际化标准,集研发、孵化、转化和规模化生产等多功能于一体,通过“平台+科研机构+市场化”模式,提供科研支持、人才引进、金融服务、市场拓展及审批代办等全生命周期和全链条服务,聚力培育高端生物医药和医疗机械产业集群。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正在加快推进,12个优质项目已签约,未来两年将全面起势。新能源汽车装备及零部件产业。重点围绕新能源专用车、客车、零部件及储能、高端装备制造三个方向,推动传统产业更新和新兴产业培育。截至目前,已落地投资21.6亿元的迎胜汽车、14.3亿元的中油济柴“两机两新”等8个项目。下一步,长清区将以两大项目为龙头,持续强链、延链,加快数字化改造和绿色化转型,力争3年内形成技术先进、配套齐全、协同高效的产业生态。

2+22.jpg

        两大特色产业:网络视听产业。发挥山东省首批网络视听产业园的金字招牌和大学城高校人才优势,利用创新谷孵化器、加速器等载体资源,重点布局算力、网络视听、数字人等应用场景。截至目前,已集聚起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类企业近百家。长清区力争打造集人才资源、数字电商、信息技术于一体的高端新兴产业基地,同时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创新创业平台。文旅康养产业。重点打造了长清·叁百里文旅产业:东部以灵岩寺、古御道为轴线的文化旅游产业带,中部以双泉、五峰山、马山生态资源打造的医养康养产业带,西部以齐长城、孝堂山等人文资源打造的黄河风貌带。目前三个产业带谋划建设了多个文旅项目。在马山镇投资8.1亿元,实施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打造了锦锂小镇和主题农场;在双泉镇投资10.5亿元,实施了滑翔中心、极限运动等项目;在万德街道打造了齐鲁8号风情路、马套将军山景区等多个乡村旅游项目。山水长清将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宾客。

以片区开发为动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高铁片区。借势济郑高铁长清站开通运营,结合老城区拆迁改造,大力发展商旅和总部经济,先后谋划了绿色金融总部、黄河城市广场等总投资达33.5亿元的多个项目,助推老城焕新貌、旧城换新产。中川湾片区。依托该片区丰富的山水生态资源,以总投资270亿元的中川湾大学城创新区项目为核心,着力打造集“产学研住商”于一体的高端人才聚集区。目前,大学城实验学校西校区、凤凰山路等基础配套项目正在建设,第4代高端住宅建设试点项目即将开工。农批市场片区。加快推进全省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济清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项目建设。目前,项目一期水果交易中心已正式运营,入驻果品经销客商150余家。二期已开工建设,力争3年内建成集果蔬、肉类、海鲜等农产品交易于一体的全链条物流产业园,为广大市民提供质优价廉农产品的同时,将为近10万人提供就业岗位。大学园片区。借助园博园、长清湖、电影城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招引和谋划一批科创文旅、商业综合体、改善性住宅等项目,打造吃住游玩娱于一体的休闲度假产业集群。目前鲁澳大健康产业园、范庄文旅、园博园水之门商业综合体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

        以营商环境为保障,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健全机制促服务。围绕项目建设,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从项目谋划、入库管理、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全过程,为项目提供一对一、闭环式服务。聚焦项目难题,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的高效服务传动链条,对企业反映问题及时受理、当天研究、限时解决。另外,在司法领域,设立涉企案件审判绿色通道,为100余家中小微企业执行拖欠账款5000余万元;在税务领域,建立税费争议调解机制,实现了风险及时防控、诉求快速响应、问题集约处理;在审批服务领域,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了为市场主体精准推送优惠政策。完善功能促赋能。结合大学城科创优势,与驻区高校共建产业发展平台,去年与山东交通学院成立了全市首个校地共建产教融合创新中心,目前已入驻首批11个科研创新团队。聚焦金融赋能,长清区为企业打造了全方位、一站式了解融资政策的数字平台,为项目融资提供了专人专业的金融辅导,上半年共助力183家企业实现融资10亿元。为加快人才集聚,长清区推进“人才之家”建设,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切实解决青年人才活动阵地及住房需求。统筹协调促协同。引导校企、企企之间加大对接联系,实现协同协作发展。校企之间,目前已有100余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300余项,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166家,培育创新创业项目370多个。企企之间,链接近200家企业,建立企业互助联盟,搭建互助协作平台,企业产品互采互用比率大幅提升,实现了产业互补和资源共享。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政府

电话:

21376

信息发布总数

6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