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问答:《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字号:
大 中 小



问:《方案》制定的依据有哪些?
答: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0〕3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21〕136号)、《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办字〔2022〕56号)、《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教体艺〔2023〕5号)。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依据上述中央、省、市级文件要求,结合我区美育工作发展现状和规划,区教育体育局牵头起草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初稿。
答:我区提出开好美育课程、丰富课程设置、提升教师素养、创新美育活动、打造高水平艺术团、创建美育品牌、创新评价方式七项措施。
其中,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重要载体,对美育的课程课时、课程内容和形式、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进行了要求;创建美育品牌侧重于统筹美育特色项目布局,在“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基础上,进一步打造艺术品牌,建设美育特色学校;提升教师素养提出了逐步配齐美育教师、加强新任美育教师培训和美育教师分级分类轮训、提升教师能力、建立美育教师培训基地等工作任务;打造高水平艺术团侧重于鼓励学校组建各类学生艺术团、配备高质量师资等方面推动全区提升艺术社团的质量与规模;评价机制改革工程在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完善评价机制和全覆盖艺术监测等具体任务。七项措施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有效保证了我省体育和美育工作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问:针对乡村美育教师短缺问题,如何保障开足开齐美育课程?
答:成立美育学科教师乡镇学校走教服务团帮助解决农村薄弱学校在音体美教学中存在的短板,实现城乡帮扶学校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教育均衡发展: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显得尤为重要。音体美学科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健体魄、创新思维及人文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资源有限、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许多乡村学校的音体美教育仍处于滞后状态。为此,特制定音体美教师乡村学校交流方案,旨在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前往乡村学校走教,改善乡村教育教学现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与质量提升。
2.以教带训:区骨干教师具有专业优势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实地走教、示范引领、经验分享等多种方式,带动乡村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引导乡村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探索符合乡村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激发乡村教师的内在潜能,促进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为乡村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我区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问:如何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答:1.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加强学校美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统筹协调机制,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各学校要由校领导负责学校美育工作,将美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责成专人组织落实。
2.经费保障
稳步提高学校美育工作经费投入。统筹安排专项资金改善学校美育场馆设施建设,支持学校开展美育教育教学和美育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协助发展学校美育,不断拓宽学校美育投入渠道,对开展美育教育教学、美育实践活动的经费予以保障。
3.营造社会氛围
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对学校美育工作的宣传力度,传播科学美育理念,营造良好氛围,提高社会对学校美育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充分展示新时代青少年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形成全社会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