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济南市长清区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的解读
字号:
大 中 小



一、政策背景
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充分发挥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2023年7月6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济南市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乡村教育振兴战略,2023年10月30日,长清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济南市长清区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进一步深化乡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强优秀教师队伍,提升乡村教育内涵质量,为我市乡村教育振兴提供实践经验。
二、决策依据
2022年12月2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次日,山东省教育厅等18部门印发《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重点项目清单》,提出了2027年之前乡村教育发展的任务和目标。2023年7月6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济南市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依据上述省、市级文件要求,结合我区乡村教育发展现状和规划,区教育体育局牵头起草了《方案》初稿,10月20日以来,对该文件进行了会签,共征求了区委组织部等32个部门的意见,根据个别部门反馈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11月7日,根据区政府办公室最新工作要求,再次征求了相关部门意见,对《方案》内容又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三、出台目的
《方案》按照省、市工作部署,立足长清区乡村教育现状,推动工作落实。通过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改善乡村教育条件,提升乡村教育教学能力,完善乡村教育环境,加快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加快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共享,让乡村能留住老师、留住学生、留住未来的希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教育获得感,努力为全市振兴乡村教育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四、重要举措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德为先,促进乡村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加强乡村学校党的建设,创新提出构建具有长清乡土特色、适宜教育需求的“融通教育圈”。这也是贯穿先行区建设的主线。
二是调整优化办学体制。深入实施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强化街镇驻地教育服务功能。健全完善城乡基础教育协作发展机制,建设城乡协作发展共同体。改革乡村学校管理体制,推行集团化(联盟)办学机制。全面增强街镇驻地教育公共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全方位支持马山、双泉两个镇开展省、市两级教育强镇筑基改革试点,使其成为带动乡村教育振兴、提振乡村教育信心的驱动器。
三是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着力优化乡村学校、幼儿园布局,补齐乡村办学条件短板。“十四五”期间,将以乡村学校为重点,持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优质均衡水平。
四是深化乡村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指导乡村学校充分依托本地特色,广泛开展特色教学改革探索,满足乡村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建立教研员联系乡村学校制度,开展城乡学校一体化教研,支持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在乡村学校建立工作室,带动乡村学校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五是不断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落实各项乡村层面惠师政策,支持各地遴选、培育一批优秀青年校长重点补充到乡村学校任职,吸引激励优秀教师或团队到乡村学校从教。探索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农村学校服务期制度,深入落实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对遴选的乡村骨干青年教师予以重点培养。
五、涉及群众利益
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神经末梢”,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它能够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素质,激发农村人力资源潜能,造就富有乡村情怀的人才,从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优先发展乡村教育事业,以“高质量”作为乡村教育发展的标准和要求,着力解决乡村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激发乡村学校办学活力与动力,用优质教育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真正把乡村教育办成“在农村”“富农村”“为农村”的教育。
六、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构:区教育体育局教育科
联系人:张绍磊
咨询电话:0531—87224615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