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区耀南小学2025年劳动教育成果汇报
字号:
大 中 小



播撒劳动种子,培育时代新人
——长清区耀南小学劳动教育成果汇报
劳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于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提升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学期,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号召,全力推动劳动教育朝着特色化、体系化方向稳步迈进,致力于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劳动的过程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一、精研课例,筑牢教学坚实根基
为提升劳动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我校教师团队潜心钻研,精心打磨《探秘菊花》劳动课例。从课程目标的精准设定到教学内容的巧妙设计,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到教学评价的科学实施,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敲与优化。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以及深入浅出的知识讲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劳动技能、感受劳动魅力,为劳动教育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有效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协同育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为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推动中医药文化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我校成功筹办并圆满完成了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协同育人联合共建签约仪式”。此次签约标志着高校与基础教育之间架起了一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桥梁,为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
签约仪式后,我校迅速行动,在新屯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校内“百草园”同步开展中草药种植活动。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亲手种植了丹参、薄荷、藿香、金银花、紫苏、秋葵、菊花等十余种中草药。从翻土、播种到浇水、施肥,每一个步骤学生们都认真参与、用心呵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中草药种植的基本技能,更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喜悦,让劳动的汗水浇灌出传统文化的嫩芽,使中医药文化在校园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三、融合创新,探索实践全新路径
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劳动教育与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我校积极探索科技手段赋能传统劳动教育的新模式。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劳动与科学融合典型教育案例评选活动,精心撰写了《节气传承:科技赋能下的劳动教育创新实践》案例。该案例结合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巧妙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灌溉系统、植物生长监测设备等,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体验科技为劳动带来的便捷与高效,激发了学生对劳动和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同月,在长清区劳动现场会上,我校精心筹备、全力展示,出色完成了劳动摊位的展示任务。摊位上,学生们通过实物展示、现场演示、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丰硕成果,赢得了广泛赞誉。
四、全力以赴,打造劳动教育精品盛会
自四月起,我校将承办长清区劳动现场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投入到筹备工作中。从主题的反复研讨与凝练,到展示方案的精心设计与多次修改;从汇报文稿的字斟句酌,历经十余次打磨完善,到隋馥蔚老师展示课例的多次研讨与细致打磨;从劳动现场食堂的分级部分区布局规划,到各自展示内容的反复推敲与优化,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团队成员的心血与智慧。
筹备过程中,尽管遇到了诸多困难与挑战,但大家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昂的斗志,积极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最终在六月,这场凝结了无数心血的劳动教育盛会圆满呈现。现场会上,我校通过丰富多样的展示形式、精彩纷呈的实践活动,全面展示了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创新理念、实践成果和育人成效。其创新性、实践性和育人效果赢得了与会领导、老师们的一致高度赞赏,成为我校劳动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全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和示范引领。
展望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改革,不断探索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丰富劳动教育内涵,提升劳动教育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