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事故专项预案
字号:
大 中 小



火灾事故专项预案
适用范围
本专项应急预案适用于火灾事故。
火灾主要包括:火灾、电气火灾等事故。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本专项预案的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与综合预案中的应急组织机构相同。
响应启动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刻将事故情况汇报相关负责人。根据事故发展态势和现场救援进展情况,执行如下应急响应程序:
(1)发生可自行扑灭的小火时(初期火灾),现场负责人应积极组织灭火,同时向应急指挥部领导报告。
(2)当现场发生二级预警的事故时,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当班负责人,当班负责人应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组织当班人员按现场处置方案要求进行处置。当不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出现火势蔓延趋势时,应立即报告应急副总指挥,说明事故发展情况。
(3)当现场发生一级预警的事故时,现场的应急指挥或应急处置组长应组织现场人员有序地撤离,离开火灾可能影响到的区域,并立即向应急指挥报告。应急指挥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到达现场组织应急救援。火灾形成较大火势后,应在采取必要应急处置措施的同时,拨打119消防应急救援队的求救电话,并做好消防救援力量到来后的灭火准备;如有人员受伤,应拨打120求救电话,在救护人员到来前应积极营救、救护受伤人员。
处置措施
1.4.1处置原则
(1)预防为主,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保证教职员工、在校学生和周边单位人员、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学校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各职能部门、各基层单位的联动机制,落实各自的职责,充分发挥各应急机构的作用。
(3)先救人后救物,先控制后消灭。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控制、消除险情和抢救物质的工作,同时做好预防次生灾害的准备,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1.4.2处置措施
1)信息报告与通知
1)发生较大火灾事故报告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通知各应急小组集合,总指挥启动应急机构,调集应急物资。同时根据火灾发展情况,决定是否上报上一级应急机构。
2) 发生较小的火灾事故报告区域负责人。区域负责人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应急物资。同时根据火灾发展情况,决定是否上报上一级应急机构。
3)应急指挥部在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记录报告时间、对方姓名、双方主要交流内容。
表1.4.2事故报警电话
序号 | 部门 | 联系电话 |
1 | 安全管理部门电话 | 166******29 |
2 | 应急值班电话 | 87221914 |
3 | 火警 | 119 |
4 | 110 | |
5 | 急救电话 | 120 |
①火警:
拨通火警电话后,要讲清“三要素”:
a讲清起火单位的详细地址;
b讲清火灾中燃烧的物品和火势大小;
c讲清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火警电话打完后,应立即派人到路口(公路)迎候消防车。
②救护
出现人员受伤时要及时拨打救护电话“120”或迅速和当地的医疗部门取得联系。
拨通救护电话后,要讲清“三要素”:
a讲清危重病人所在的详细地址;
b讲清灾害性质、受伤人数、伤害原因;
c讲清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d医疗部门电话打完后,应立即派人到路口迎候救护车。
(2)应急处置
1)人员防护。进入现场展开应急工作的任何人员都必须进行防护。进入危险区,人员必须穿防火隔热服,佩戴呼吸器,并采取水枪掩护。
2)现场抢险:
1.4.2.1一般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①了解物料、设备、场所
②侦检评估,拟定救援方案
a现场询情
b侦察检测
c经现场询情、侦察检测,评估火灾情况。拟定救援方案、处置措施等。
① 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注重现场安全
a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b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确定事故波及区域人员的撤离。
c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等掩护。
② 先控制,后消灭
a针对危险物品、燃气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
b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
c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
d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燃烧的危险化学品及燃烧产物是否有毒。
e正确选择最适合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
f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撤退信号应格外醒目,能使现场所有人员都看到或听到,并应经常演练)。
g火灾扑灭后,仍然要派人监护现场,消灭余火。起火部门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协助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责任,未经公安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1.4.2.2电气火灾事故现场处置
①发生电气火灾时,首先迅速切断电源(拉下电闸、拨出电源插头等),以免事态扩大,如果带负荷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当火场离开关较远时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
②当电源线不能及时切断时,应及时通知供电部门从供电始端拉闸,同时使用现场配置的灭火器进行灭火,灭火人员要注意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保持一定充分的安全距离。
③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气体灭火器或干燥砂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如:水、泡沫灭火器等)扑救。
④发生的电气初起火灾时,应先用合适的灭火器进行扑救,情况严重立即打“119”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火灾的类型,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1.4.2.3电气设施电气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①运行中的变压器、电气设施发生着火事故时,值班人员应立即断开该变压器进、出线电源开关,根据现场情况采用干沙子和灭火器进行灭火。发生火灾时要首先切断电源以免触电,避免电气设备与线路短路扩大。
②火灾区域内电气设备由于受潮及烟熏,绝缘能力降低,拉开开关时要使用绝缘工具。
③剪断电线时,不同线路应在不同部位剪断,以免发生两相或三相短路,架空线路在支持物件附近断开。
④带电线接地时应设警戒区域,防止人员进入而触电。
⑤灭火器使用干粉灭火器等,人与带电体保持必要安全距离。
1.4.2.4人身着火事故现场扑救
当人身着火时,若是衣服着火又不能及时扑灭,应迅速脱掉衣服,防止烧坏皮肤。若来不及或无法脱掉衣服时,应就地打滚,用身体压灭火种。切记不可跑动,否则风助火势,会造成严重后果。就地用水灭火,效果会更好。若皮肤被烧伤,要防止感染。如果人身上溅上油类而着火,身体裸露部分如手、脸和颈部最易烧伤,此时伤者会本能地跑动,在场的人应立即将其按倒,用石棉布、棉衣、棉被等物覆盖,用水浸湿后效果更好。在用灭火器扑救时,注意不要对着面部。
1.4.3处置要求
(1)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2)正确使用各类消防器材;发生油品泄漏,做好防火防爆。泄漏发生流体火灾时,禁用水灭火。
(3)现场工作人员遇有火灾发生,一定要保持冷静,危及生命安全时,迅速逃离火场,利用现有条件进行自救或互救;
(4)进入现场,正确选择行车路线,停车位置、作战阵地。进攻路线要选择上风或侧上风向;
(5)进入现场,选择使用防爆工具现场处置;
(6)要加强安全警戒,严格控制火源及危险区域内的人员数量;
(7)火被扑灭后,应继续冷却防止复燃,安排人员进行现场监护;
(8)确定宣传口径,慎重发布灾情和相关新闻。
应急保障
本校在各区域配有一定数量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在配电间、配电室等处设置有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救初期火灾。
本校的消防外援主要依托长清区消防大队。
本校距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大学城医院6㎞,发出求救信号后15 min内能够赶到。
发生事故,可以向以上两家单位求援。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