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济南市长清区城乡交通运输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11370113MB2868639C/2024-6549966
区交通运输局
2024-02-11

济南市长清区城乡交通运输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2023年以来,在市交通运输局、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清区城乡交通运输局紧扣“项目突破年”任务要求,锚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工作目标,走在前、开新局,以坚定的思想意志,饱满的精神状态,一流的工作标准,持续织密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推进济郑高铁、济广高速改扩建、济微高速、S86济广高速济南连接线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凝聚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强大合力,推动全区交通运输事业加快发展。

一、2023年重点工作总结

(一)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济郑高铁长清段顺利通车

济郑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连接线,是山东省“三环四横六纵”高铁网、黄河流域“一字型”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连通济南与郑州两座“万亿城市”。济郑高铁长清段全长21.6公里,总投资约44.89亿元,本年度计划投资4亿元,已完成投资4.6亿元。12月8日,济郑高铁正式全线开通运营,首发活动在长清站顺利举行,长清区自此拥有了第一座高铁站,城市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2.济广高速改扩建长清段

项目全长42.1公里,本年度计划投资10亿元,已完成投资19.2亿元,超额完成投资产值。截至目前,项目临时工程完成82.26%,路基工程完成79.21%,路面工程完成50.26%,桥梁工程完成78.91%,交安工程完成50.1%。项目济南至菏泽方向四车道已施工完毕,完成转序通车,预计2024年底前全线通车。

3.济微高速济南至济宁新机场段

项目长清段共6.6公里,年度计划投资2亿元,已完成投资3.16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目前项目已完成供地工作,临时工程完成91%,路基工程累计完成29.5%,桥梁工程累计完成63.54%,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4.S86济广高速济南连接线

项目长清段长2.9公里,预计投资11亿元,其中征拆资金约4亿元。目前项目工可审批、稳评及用地预审的初审环节已完成,成立了项目建设指挥部,拟于2024年一季度完成立项工作。

5.全力做好重点项目收尾工作

积极协调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西环段和京台高速改扩建项目建设单位开展三改路建设、土地确权办理等收尾工作,同步开展项目征拆资金档案整理、查漏补缺,以迎接省、市对重点项目的最终审计。

(二)“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

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推动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2023年度“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任务是路网提档升级15公里、路面状况改善107公里、危桥改造2座,目前已全部完成,合格率100%,完成时间全市居前,在上半年全市农村公路工作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在全面完成年度任务的基础上,提前启动2024年项目,完成漩刘路、马双路、万归路改造工程8公里,同时开展路域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截至目前,累计投资230万元,完成整理边坡22公里,培整路肩40公里、整修损坏路面2500平方米、补划标线2502平方米。目前我区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体状况良好,较之往年有明显提升。

(三)国省道养护水平不断提升

1.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大起底、大清理、大提升”专项整治行动和路域环境提升工作,扎实做好国省道日常保洁和道路扬尘防治工作,重点对国道220、国道104、省道104的路面保洁、排水沟、绿化、沿线设施进行了整治提升。截至目前,累计清理排水沟16300延米,清理集水井458个,清理平交道口115余处,修整路肩边坡70余公里,清理中央分割(绿化)带41km,修剪(或浇灌)苗木5310余株,擦洗调整各类标志标牌5500个,更换防撞桶344个、道口桩200根、柱式轮廓标123根、更换雨水井箅子83块,更换标志牌98套,更换防眩板703块,保证了沿线设施的完好和醒目,路容路貌明显提升。

2.积极开展小修施工,及时处置路面坑槽、车辙等病害,切实保障了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安全运营。截至目前,累计用网裂贴处理路面病害1198㎡,沥青路面贴缝7360米,沥青路面灌缝1507㎡,修补路面坑槽1177㎡,铣刨车辙57807㎡,SBS改性沥青抗滑封层11777㎡,补划热熔标线10052㎡,补划振荡标线721㎡,热沥青罩面12073.35㎡,就地冷再生修补路面车辙9825.1㎡。通过集中整治,路面通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圆满完成了省交通运输厅6月上旬、10月中旬两次路况检测任务。在2022年度省级路网技术状况监测结果通报中,济南市位列全省第一,区交通运输局、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受到了市交通运输局书面表扬。

3.全面做好冬季养护安全及除雪保通工作,及时开展对道路隐患和交通安全设施排查和治理,及时排除问题隐患,配备防滑沙、融雪剂和盐等应急物资,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做好除雪预警启动、响应等应对工作,及时清除路面及桥梁积雪、积冰,保证冬季及春运期间辖区内国省道车辆安全通行。2023年初累计出动除雪设备80余台次,应急保障车辆28台次,应急人员近三百人次,撒布融雪剂100余吨。

4.做好汛期养护管理工作,汛前全面排查排水系统,对全线石边沟及集水井进行疏通清理,为公路安全度汛做好充分准备。降雨大风恶劣天气期间,我局积极应对,应急抢险人员、物资全部到岗到位,及时处理灾害天气带来的各种突发事件,养护人员冒雨清理倒伏行道树,对雨后路面冲刷的泥沙和个别路面积水及时清理和疏通,切实保障了全区国省道的安全畅通。截至10月底累计共出动抢险人员200余人次,巡查车20台次,装载机6台次,挖掘机9台次,抽水机11台次,运输车辆50台次,维修排水沟2处。

(四)全面做好铁路相关工作

扎实开展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按照省市环治办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双段长”工作机制,加强路地双方合作,对铁路部门推送的外部环境问题清单积极采取措施,及时对接街道进行整改落实并加快推进销号工作,消除安全隐患。今年以来,京沪线共排查出隐患问题1123项,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质量得到省环治办高度评价,并倡导周边地市到我区观摩学习先进经验;济郑高铁共排查隐患问题616处,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治进度在全市排名前列,有效维护和保障了全区铁路安全运行。

按照市局要求,协调做好辖区铁路专用线、铁路货场等相关情况摸排工作。大力推进济南热电集团铁路专用线路规划建设,积极支持项目手续审批工作。

(五)持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严守安全生产红线底线,不断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安全生产各项任务落实推进,配合市局开展各类专项检查、综合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活动、“泉城安全”监管系统监督检查活动。今年以来,共检查企业、生产经营单位245家,发现问题隐患212个,目前已经全部整改完成。共对11家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罚款5.6万元(含审计式检查)。截至目前,全区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在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综合考评中,取得第二名的成绩,在各级督导检查中,均得到充分肯定和认可。

(六)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全面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依法科学决策,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制审核制度,确保实体和程序合法。统筹推进交通运输执法、普法和执法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制,扎实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七)行业发展健康稳定

1.强化货运、客运、水运、维修、驾培行业监管。对我区13家规模以上货运企业开展“审计式”监督检查30次;对存在隐患的包车客运企业下达《隐患整改意见书》19份;检查水运企业12家次,发现问题14处,已全部整改完成;检查辖区内机动车维修业户62次,对维修企业下达《隐患排查意见书》46份;对我区7家驾驶员培训机构进行实地检查,及时督促企业整改问题。强化属地监管职责,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组织实施出租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确保我区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稳定运行,推动行业持续向好发展。

2.做好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行“两书同达”制度,坚持“普法+执法”并重、“教育+处罚”并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及时完成信用修复。以“诚信守法,一路畅行”为主题,在全区交通运输领域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暨“信用交通宣传月”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交通运输行业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3.加强共享电动自行车协调管理,配合交警、城管等职能部门,督促各企业安装电动车车牌、安装头盔,参与建设共享电动车管理平台,目前各运营企业车辆数据正有序并入管理平台。

(八)严格规范文明执法

深入开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依法处罚交通违法案件936起,收缴罚款总计254.96万元。依法处罚危险品违法运输行为8起,非现场执法立案处罚772起,收缴罚款176.2万元。完成路政许可37件,制止非法涉路施工56起,行政处罚1起,核查大件运输车辆121辆,依法进行“双公示”违法信息401起,系统推送“一超四罚”超限超载车辆信息270件。

(九)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1.与济南公交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新开通、优化城区公交线路6条,调整城乡公交线路4条。积极推动公交场站的建设及移交工作,目前陈庄公交场站、平安105东(西)服务区已顺利移交到相关公交运营公司。新建(改建)大学路港湾式候车设施5处,进一步优化大学路沿线公交站点布局。全面安装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新增、更新及既有城市公共汽电车安装率均达到100%。

2.经过全局上下多年努力,今年起,长清区巡游出租车、网络预约出租车成功融入济南市城区,按照市政府办公厅《济南市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济南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规定,长清区与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作为一个经营区域,执行统一价格标准,有力推动了我区巡游出租车行业健康发展。

3.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质量信誉考核,对长清区30家汽车维修企业维修质量信誉实施了量化评分,引导促进机动车维修企业依法诚信经营。加强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一车一档”建设使用,大幅提升汽车维修行业的“互联网+”应用能力。

4.提高互联网道路运输便民政务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本辖区道路运输电子证照工作,不断提高道路运输电子证照制证率、激活率和数据合规率,督促辖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规范使用电子运单。

(十)强化邮政业务谋篇布局

引导企业开拓思想,多次组织快递企业先后与山东交通学院、山东高速集团、山东交运集团、区供销社、区邮政公司、区移动公司等单位进行合作发展座谈,分别与区供销社、区邮政公司一起到莱芜、济阳学习县级快递园区、乡镇共配中心建设运营经验,实地勘察快递园区场地现场10余处,积极协调落实园区用地问题,全力推进寄递物流体系快递园区的建设工作。协助长清区新城邮政所创建2023年度山东省放心消费单位。

(十一)生态环保治理成效显著

对在建交通工程项目的扬尘治理、大气污染进行了持续整治,督促各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扬尘控制的标准进行施工,与各施工单位签订《交通建设项目施工扬尘防治承诺书》,督促各参建单位制定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建立在建工地使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台账清单,对济广高速改扩建项目、济微高速安装了β射线法扬尘在线监测设备13台,进一步提升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智能化管理水平。

(十二)12345热线连心桥、风向标作用日益凸显

探索建立“1234”工作方法,强化催办提醒和热线回访,实行常态化调度、常态化督导,提升工单办理效率和规范化水平,避免发生推诿、职责不清等情况。梳理形成舆情提示和预警3期,为领导决策和日常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今年以来,区交通运输局共办理回复12345市民服务热线3739件,其中出租车热线转办工单749件,服务过程满意率、办理结果满意率、响应率和解决率均在全区前列。

(十三)党建工作取得新质效

是按照区委部署扎实开展了“作风效能大提升、项目建设大提速”活动,通过学习有关作风建设、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努力以项目突破带动各项工作提升,推动了全区交通运输事业加快发展。二是精心组织开展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严格按照区委部署,重点解决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6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进一步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在道路运输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成立中共济南市长清区道路运输行业委员会,确保道路运输行业发展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十四)加强基层站所建设

强化建设文昌、平安、崮云湖、五峰山、归德、万德、张夏、孝里、马山、双泉十个街镇交通运输所,配齐配强人员力量,完善优化办公条件,深化制度改革,明晰工作职责,圆满完成了辖区公路巡查、集中执法行动、活动秩序保障等工作。

(十五)其他工作全面推进落实

一是高质量办复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全年共办理人大建议12件,政协提案18件。二是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宣传、档案管理工作,法定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更新发布154件,调整补充发布130件,处理网络依申请公开1件;在纸质媒体刊登文章63篇,订阅号“长清交通”发表文章484篇,累计阅读量12万余人次,宣传成果显著。三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强化资金保障,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四是大力提升办公环境。顺利完成东附楼维修提升计划,协助执法大队集中办公,为各单位调配桌椅、电脑,安装空调,及时维修排除各单位报修的故障,协调重铺院内路面,规范施划停车标线,保障办公环境干净整洁靓丽。五是全面落实工青妇、信访维稳、招商引资、城市综合管理、创卫复审、垃圾分类、节约机关、数字机关规范化建设等工作。

二、2024年重点工作谋划

2024年,区交通运输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项目深化年工作部署,结合“双创”任务目标,真抓实干、勇毅前行,争当交通强国建设的“开路先锋”,全力推动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提质增速,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为项目突破服务好、协调好、收好尾,为“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作出交通贡献。

(一)聚力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

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推动济广高速改扩建项目、济微高速项目以及S86济广高速济南连接线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济广高速改扩建项目于年底前完工通车,济微高速于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S86济广高速济南连接线完成征地拆迁工作。积极谋划济郑高铁客运枢纽项目,完善配套济郑高铁长清站客运设施,力争今年开工建设,实现蓄车发车、候车换乘、住宿餐饮等功能,串联起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多维度提升客运末端覆盖。

(二)聚力农村公路改善升级

加大督导和协调工作力度,持续推进农村公路管养改革和路长制建设,完成万归路等农村公路改造提升20公里,完成路面状况改善107公里,完成危桥改造1座。

(三)聚力提升国省道路域环境

做好国省道大中修工程服务协调工作,进一步完善养护管理制度,以环保、安全工作为抓手,形成长效机制,创造安全舒适的国省道通行环境。

(四)聚力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

在持续推进“双段长”工作机制落实基础上,充分发挥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作用,健全完善路地协同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和隐患治理工作,全力做好铁路沿线外部环境整治工作。

(五)聚力维护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统筹开展好安全生产整治行动,“审计式”监督检查为主线,统筹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整治、自建房、防汛、危化品和燃气运输等各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个别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重大事故隐患自查不积极不到位、存在较大风险、小微企业未全覆盖等突出问题。持续开展好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支持,合理制定计划,对发生过交通事故的、安全风险大的农村道路路段、桥梁进行整治,消除较大及以上隐患,确保风险整体可控。

(六)聚力强化行业监管

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创新监管模式联合惩戒失信企业。依托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实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信用等级评价全覆盖,依据企业安全生产信用等级,实施分类分级监管,持续提升行业安全生产精准靶向监管水平。

(七)聚力优化客运服务

持续推动公交场站建设,为全面优化长清区公交线网结构提供有效支撑。继续推动“三统一”融合进程,实现长清区与济南市中心城区统一经营区域、统一管理、执行统一价格标准的目标。

(八)聚力提升执法智慧效能

一是根据省厅信息化建设要求,全面完成全省治超联网系统连接与使用,形成非现场执法全省联动,提高违章处罚结案率。二是加强非现场执法后期处理建设,尤其加大对外市外省车辆的处理力度,积极协调省市两级交通主管部门加强对违章车辆的联合惩戒,积极协调法院对违章车辆实施强制执行和列为失信执行人,增强交通违法案件结案率。

(九)聚力实现创新突破

一是把握重大战略交汇期和项目建设高潮期,结合济微高速、大西环和即将建设的大南环项目,力争实现“镇镇通高速”。依托京台高速济南服务区,争取在全省率先建设开放式服务区,探索交旅融合新模式。二是创新跨市区域执法协作模式,同禹城、齐河、茌平、肥城等地交通运输执法机构建立跨地市区域执法协作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提升跨区域交通执法案件办理联动协同效能。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区交通运输局

472

信息发布总数

20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