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小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打造精细化专业服务,助力医养康养活力区打造的建议收悉。您的建议贴合我区目前养老服务工作的实际,有针对性和建设性,对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服务水平具有积极作用。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养老服务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区级社会福利服务中心1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0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2处、农村幸福院297处、敬老院10处、民办养老机构2处,共有养老床位8032张,养老服务机构现有从业人员124人,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535人。培育引进品牌养老服务组织 7家,免费培训养老管理服务人员1349人次,提升了养老服务能力。
一、组织技能培训,提升养老服务人才专业能力
(一)强化政策引导。区民政局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区委、区政府先后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全区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纳入街镇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指标。在全区“七区联动”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打造“医养康养活力区”“中医中药特色区”,先后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协同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先后出台《全区“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20余个政策文件,为设施配建、税费减免、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等全流程养老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深入学习交流。组织从业人员参加省、市养老服务系列培训班。先后组织我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参加由省民政厅举办的7期专题培训,包括省级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培训班、全省居家社区智慧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示范培训班、全省老年人能力评估示范培训班、全省养老服务人才政校企对接交流研讨班、全省养老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示范培训班、全省养老机构院长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班、全省黄河流域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培训班,组织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定期收听收看济南市民政局举办的“泉心慰老”公益讲堂,该讲堂主要开通线上专题,涵盖养老服务设施安全、运营管理、老年人服务、养老护理技能等多方面学习内容,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三)加强技能培训。连续四年开展养老服务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共培训养老护理员、家庭照护员、老年社会工作者1649人次,培训内容涵盖养老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基础护理理论实操、康复护理理论实操等,打造了梯次分明、结构合理、技能专业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二、落实奖补政策,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针对养老护理员队伍难招人、难留住人的现状,以及现有队伍素质与当前需要不相匹配的问题,我们不断加强政策衔接,落实激励政策。
(一)落实政策奖励。结合产业发展对养老护理人才的需求,为在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从事护理、医疗、康复、社工一线岗位工作,持有本科及以上、专科(高职)、中职(技工院校)毕业证书的专职养老服务人员,给予3万元、2万元、1万元一次性入职奖补。为在一线岗位工作满5年不满10年的每年补助1200元,满10年以上的,每年补助3000元,为在养老机构入职取得职业技能等级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的养老护理员,分别给予4500元、6000元、7500元的一次性奖补。
(二)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连续三年开展全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选拔赛,设置理论考试、实操比赛等环节,推荐优秀护理员参加市级职业技能大赛。我区2名养老护理员荣获市级奖项。通过竞赛,培养发掘了大量优秀一线人才,激发了护理员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情,促进了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完善激励机制。指导各养老机构组织新入职养老护理员常态化开展岗前培训、在岗轮训和转岗实训,岗前培训率应达100%;同时,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引导用人单位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配套的薪酬激励机制。
三、加强协同联动,统筹优质资源
(一)加强政策衔接。加强与人社部门政策衔接,将农村幸福院中养老从业人员(约360人)纳入公益岗位开发管理使用。公益岗位重点面向就业困难群体,主要安置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含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农村低收入人口、农村残疾人、农村大龄人员(45-65周岁)等群体;城镇公益性岗位主要安置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城镇大龄失业人员(女性45周岁以上、男性55周岁以上至法定退休年龄)等群体。指导街镇对村居养老设施的工作人员与公益岗人员统筹使用,最大化利用好政策和资源优势,开展养老服务工作。
(二)加强校地融合。长清区高校集中,教育资源优质,近年来,区民政局不断加强校地合作交流,组织考察参观,借助学校力量储备养老服务人才。推进辖区养老机构与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签约合作开展产教融合,由养老机构提供就业实习岗位,学院为机构开展专业人才输送,与山东艺术学院开展交流合作,设立“艺启氧老”合作项目,开拓N+N(自然+非遗)文化养老模式。
四、加大行业宣传,强化人文关怀
(一)营造宣传氛围。养老服务是一项社会急需的新型职业,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的社会事业,不断倡导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倡导尊老爱老的社会风气,营造尊重老人、尊重养老护理员的社会氛围,教育人们摒弃职业贵贱之分的观念,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养老服务机构注重提升养老护理员的幸福指数,在生活上对他们多关心,精神上多鼓励,物质上多支持,使他们安心工作,并在为老服务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体现养老护理员职业的重要社会价值。
(二)强化人文关怀。联合区慈善总会在三八妇女节期间组织慰问养老机构护理人员,送去“暖心礼包”,通过走访慰问,提高护理员的护理水平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为老人服务。
(三)提高社会地位。培养和推荐“齐鲁和谐使者”“海右高层次人才”“最美养老人”。我区1家养老服务组织被选树为山东省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养老服务机构、济南市十佳养老服务组织,1名养老院长荣获“齐鲁和谐使者”、省级最美养老院长,1名养老服务组织负责人荣获济南市第四届“海右”社会工作高层次人才。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关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和参与。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指导各养老机构合理配置人员岗位结构,继续加大对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训的支持力度,推动全区养老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