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简体版 繁体版

济南市长清区民政局关于对区人大十八届三次会议第20240144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9-15

代表提案者

马德民

会议届次

济南市长清区人大十八届三次会议

建议提案标题

关于加大对农村养老资金投入的建议

建议提案编号

20240144

承办单位

区民政局

办理方式

承办

答复时间

2024-09-13

办理类型

B

答复内容

马德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农村养老资金投入的建议”收悉,您的建议针对性强,对于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保障,增强农村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现答复如下:

长清区辖632个村居17.8万户,总人口57.1万人,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13.2万人,城市社区老年人口占比29.6%、农村老年人口占比70.4%,人口老龄化率达到2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部分青壮年长期外出务工,绝大部分的家庭只有老人留守在家,如何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农村养老问题,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民生课题。近年来,区民政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以全力构建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提高运营服务水平为主线,多措并举做好农村养老服务工作。

一、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区民政局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区委、区政府先后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全区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纳入街镇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指标。在全区“七区联动”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打造“医养康养活力区”“中医中药特色区”,先后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协同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今年,老龄委职责划归民政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力量不断加强,为养老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创新,升级服务。我区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主要为以兜底保障为主要功能的10处街镇敬老院和以公益服务为主的300处农村幸福院。我局不断创新突破,在全市率先实施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养老服务市场活力迸发,公建民营比率达到90%,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近4000万元,缓解了政府财政支付压力,破解了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僵化、服务水平不高等难题。2020年—2022年我们推动实施了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全部达到了国家二级以上养老机构标准,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率达100%,4家民办养老机构升级为护理院、一级中医医院,全区养老机构共有床位1671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100%,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入住率达到90%以上,中央支持资金和慈善“情暖夕阳”项目资金用于支持开展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托养,真正使农村低收入的失能老年人住得起、享受专业医养照护服务。

三、优化供给,互助服务。2013年起,鼓励行政村、较大自然村,充分利用农家大院等分类型建设农村幸福院,实行村级主办、社会参与、政府支持、互助服务,坚持“需求导向、重点保障”的思路,重点为低收入、高龄、独居、残疾、失能的农村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助餐、托管等基本养老服务。推广完善“百村千家幸福宴”工程,探索农村幸福院互助公益共享模式,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五个一点”,即财政补一点、村里出一点、子女缴一点、社会捐一点、自产助一点,积极整合慈善“幸福家园”残联“如康家园”等政策,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老人有保障、运营可持续。在全市等级评定中,我区农村幸福院规范运营上星率达到99%,全区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有效满足了农村老年人的基本养老的需求。我区三家农村幸福院创新服务方式取得良好社会效果,被济南市民政局评为“全市示范型农村幸福院”。

四、分层分类,有效保障。我局不断完善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供养为基础的兜底保障,叠加各类专项救助相衔接的综合救助服务体系。目前,农村低保对象共有10370人,农村特困供养对象1873人,全区纳入经济困难老年人生活补贴的服务对象共4843人,经济困难老年人护理补贴对象共125人。开展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摸底排查,为2935户摸排对象建立信息台账,定期开展探访关爱服务。连续三年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项目,投资122.4万元完成518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为140户4—6级失能老年人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为93户1—6级失能老年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联合区慈善总会280名老年人开展“情暖夕阳”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关爱项目,每年重阳、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敬老院等慈善助老活动,推动形成了农村失能老年人基本生活多元供给的新局面。

五、强化安全,筑牢底线。我局不断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生产工作,围绕特种设备使用、食品安全、用电安全、燃气安全、房屋安全、卫生防疫、应急处置等方面,在全区养老机构实施检查和综合监管,每年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强化检查质效。在养老机构创新“晨会”制度,开展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创建活动,机构常态化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和知识技能培训,形成“机构重视、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氛围。推进养老机构、农村幸福院“智慧监管”实现全覆盖,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设施安全管理智慧化水平。在全区半年消防工作会议上,区民政局聚焦养老服务领域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作了经验交流,被济南市安委会评为“2023年度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六、培树典型,加大宣传。我局不断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探索推进乡村振兴与养老服务有效衔接,推进实现黄河流域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养老政策理论研究成果先后荣获民政部三等奖一次、省民政厅二等奖三次。《“公建民营”破解敬老院难题》《“三个注重”提档升级养老服务》《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事业》《让老年人感受温暖享受美好》《农村留守老人一对一关爱巡访机制》等经验文章在《中国社会报》《福利中国》等中央级媒体刊发;2023年迎接省内地市及相关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考察学习10余次。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吸纳您提出的建议,积极争取各方面政策和资金支持,有效整合各部门投向农村养老服务的资源,进一步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农村养老服务和供给主体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质量更加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