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吸引留住人才,加速推动长清发展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更好地引进高层次人才,长清区人社局认真贯彻执行济南市“人才新政30条”、“高校20条”、“双创19条”政策,在招才引智方面做了大量相关工作。
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为深入落实黄河国家战略、强省会战略,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进一步助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人才强市和“五个济南”建设,济南市面向海内外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及海内外柔性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开展“5150”引才倍增计划及泉城学者申报计划。重点引进我市“五个济南”建设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空天信息、量子科技、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新城建、现代物流、产业金融等重点领域和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端人才(团队)。为此,区人社局积极开展走访调研工作,共成功申报“5150”引才倍增计划创新人才6人,补贴共计450万;创新团队1个,补贴共计100万;“泉城学者”3名,给予各学者补贴10万,各企业补贴20-60万。长清区人社局“一事一议”把脉对接、贴心服务,实施“5150”引才倍增计划及“泉城学者”建设工程,通过硬性及柔性引才、荣誉赋名、专项奖励,更增加了他们的尊严感、荣誉感,从而与地方黏性更强、扎根更深。
二是充分发挥大学城优势,创新引才方式。
1、区人社局已连续10年开展“才聚泉城”名校行等各类招才引智活动,吸纳大专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博士生到企业工作。由于疫情原因,2022年开展“云端招聘”活动,包括云端双选会和云端宣讲会,目前区内已有7家企业参加青岛站、济南站、西北站、淄威烟站、东北站5条路线的线上招聘活动及云端宣讲会,共接收简历1000余份,活动点击量达13.85万人。
2、积极对接驻区高校,通过校园招聘等形式引进人才。今年6月,区委组织部联合区人社局、大学城管委会召开“促进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详细介绍长清区人才、就业相关政策,深入了解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企业用工招工情况,并围绕促进高校就业和解决企业招聘难题进行深入交流。下一步,长清区将继续深入推进校地合作,抓好“人才”这一核心资源,积极搭建校地企对接沟通平台、人才施展舞台,实现校地供需、产才、人岗精准对接。
3、6月9日,区人社局积极组织区内30余家企业参加2022年度驻济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向对接招聘会,6月11-13日,组织区内20余家企业参加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2022年夏季企业宣讲双选会,实现企业需求与毕业生就业的精准对接,力促高校毕业生实现比较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
三是因才施策、靶向聚焦。
为了更好的留才、用才,发挥人才红利,济南市因才施策、靶向聚焦,通过专项补贴、生活配套,为人才打消后顾之忧,生活更安心,工作更顺心。长清区人社局积极开展企业新引进研究生租房和生活补贴申报工作。补贴对象包括:(一)从市外引进,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人才办”)认定的A、B、C、D类高层次人才;(二)驻济高校新引进的全球TOP200高校院所毕业的博士研究生;(三)驻济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市属及各区(含代管镇、街道的功能区管理机构,下同)县事业单位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四)企业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符合条件的人才,自市人才办批准通过当年起,分别给予A 类人才每月5000元、B类人才每月4000元、C 类人才每月3000元、D 类人才每月2000元的生活和租房补贴,最长5年;分别给予博士研究生每月1500元、硕士研究生每月1000元的生活和租房补贴,最长3年。截至目前,长清区已为280名高层次人才发放补贴677.75万元。
四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创新载体建设,优化人才环境。
1、鼓励企业设立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积极引进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长清区目前已设立2家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22年3月,新增备案2家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企业成功备案后,将积极对接刚进入流动站的博士后,签订联合培养博士后协议,引进博士后人员,正式挂牌成为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享受设站补贴(30万)及博士后生活补贴(每月5000元)和留济补贴(25万元)等多项博士后补贴政策。
2、长清区现有1家山东省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3家济南市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2家市级基地各获得资助资金20万元。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的设立,加强了企业于专家的合作交流,帮助企业突破关键技术、优化产业结构等难题,为基层企业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为吸引人才、用好人才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五是贯彻落实人才精准服务。
认真落实《济南市高层次人才精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细则》,健全绿色通道、窗口服务、转院服务、人才金卡“四位一体”服务体系,大力推广高层次人才“一键式”服务模式,推行数字化服务和定制化服务,提升高层次人才精准服务质量和效能,对高层次人才进行分类认定,分别是国内外顶尖人才(A类)、国家级领军人才(B类)、省级领军人才(C类)、市级领军人才(D类)、高级人才(E类)。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管理服务,长清区人社局为A-D类人才发放“泉城人才服务金卡”,“泉城人才服务金卡”是可以存入手机微信卡包、随时取用的虚拟电子卡,持卡高层次人才在济南机场、火车站、定点健身房和公园等地点,只需扫描我市统一制作的服务场所二维码,即可享受绿色安检通道、免费健身、免门票旅游等18项优惠政策及绿色通道服务,最大程度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截至目前,长清区已认定高层次人才744人,其中B类人才8人,C类人才25人,D类人才107人,E类人才604人。
六是实行更为便利的人才居留落户政策。
根据《济南市公安局关于印发<贯彻落实<济南市委办公厅济南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施细则>的通知》(济公通[2020]44号)文件要求,具有全日制普通中专(含技工院校、职业院校毕业学历)及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的学历型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职称或技术技能等级的技术技能型人员、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的各类专长型人才、非驻济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均可申请落户区人才服务中心集体户。
长清区全面放开落户限制,降低落户门槛,对有在长清区从业、居住意愿的外地人员,实行以群众申请为主、按户口迁入途经分类登记备案的迁入政策。畅通落户渠道,简化落户手续,努力实现“不见面审批”、“无证明审批”,提高落户效率。目前共为人才办理落户130人。
应该说,长清在人才引进上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我区有大学城12所高校20万师生,随着轻轨的建成和郑济高铁长清站的规划选址,我区与中心城区以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接受京津冀经济圈的辐射、带动效应更加明显。要想留住人才、人尽其才,就是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引导和激励人才努力工作,努力为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让所有人才的创造力和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显现。
任委员,您提出的建议非常好,下一步,区人社局将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的人才优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在“济南人才新政30条”作用的基础上发挥长清区独有的区位及政策优势,建立长清区高层次人才储备库,加强高层次人才创新载体建设,用好、用活、用足人才政策,让人才活力得到充分激发、人才红利得到充分释放,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人才支撑。请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支持。
济南市长清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