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长清区审计局关于长清区城市社区治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报告
字号:
大 中 小



根据市审计局安排,长清区审计局派出审计组,自2023年3月16日起,对长清区2021年以来城市社区治理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重点审计了区民政局及各相关街道(镇),重要事项进行了必要的延伸和追溯,本次审计发放群众调查问卷120份、延伸审计城市社区12个、社工站10个、社会组织5家。被审计部门对其提供的审计所需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长清区审计局的责任是依法独立实施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基础保障情况
截止2023年4月,长清区城市社区共计36个,城市社区工作者315人,其中:两委专职成员172人、专职社区工作者143人,涉及文昌街道、崮云湖街道、平安街道、万德街道。
社区经费资金由市区两级配套,其中区级资金由各相关街道自行垫付。
2021年,长清区收到市级财政资金共计919万元,其中:社区工作者工作报酬806万元,社区工作经费113万元;支出共计909万元,其中:社区工作者工作报酬806万元,社区工作经费103万元。
2022年,长清区收到市级财政资金共计897万元,其中:社区工作者工作报酬813万元,社区工作经费84万元,支出共计0元。
截至2023年4月,长清区共有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用房35处,其中,建筑面积小于300平方米的2处,建筑面积大于300平方米(含300平方米)小于1000平方米的6处,建筑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含1000平方米)的27处。2021年无改造资金;2022年收入70万元,支出0元。
(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情况
截止2023年4月,长清区建设社会工作服务站共计11个,33人。其中:总站1个,3人,各街镇社会工作服务站10个,30人。
2021年8月至2023年4月,收到财政资金共计516.51万元,其中:市级资金201.25万元,区级资金315.26万元;支出财政资金共计437.16万元,其中:市级资金136.25万元,区级资金300.91万元。
长清区社工站共涉及运营机构5家,其中:2021年8月,通过招投标委托4家运营机构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分别为:济南市长清区青益志愿服务中心、济南市长清区大众创业服务中心、山东川大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滨州市众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2022年10月,将济南市长清区青益志愿服务中心更换为济南市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保障情况
1.社区工作者个人档案不完善
部分街道未健全社区工作者人员个人档案。虽然建立了社区工作者个人档案,但存放内容不完善,部分街道未存放岗位级别调整材料、绩效考核情况、教育培训情况等材料。
2.部分社区工作者借调街道部门工作
经审计抽查发现,部分社区工作人员借调到街道工作,且借调时间均超过一个月。
(二)社区服务开展情况
部分经济困难老年人未享受护理补贴
经审计疑点核查发现,7名经济困难老年人未享受经济困难老年人护理补贴政策,审计期间,区民政局已聘请第三方公司进行评估,为7名未享受经济困难老年人办理护理补贴。
(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情况
1.经费支出比例不合理
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为长清区社工站运营的第一个协议年度,部分运营机构支出经费比例不合理。
一是部分运营机构支出人员劳务费和服务保障经费未达到支出比例。其中:山东川大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占比64.35%;济南市长清区大众创业服务中心占比83%;滨州市众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占比81.13%,均未达到不低于项目经费总额的88%的要求。
二是部分运营机构支出运营管理费超出支出比例。其中:滨州市众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占比13.18%,超过运营管理费用不高于项目经费总额的12%的要求。
2.个别社工站从事其他不相关工作
济南市长清区大众创业服务中心负责文昌街道、归德街道、孝里街道社工站,并先后承接了“共青团山东省委青春扶贫”、“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示范”等多口径服务项目,组织“童善儿童关爱中心”,具体开展农村儿童社会工作。
3.人员流动过大
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部分街镇社工站人员变动较频繁,人员流动大,且同属一家第三方机构人员随意变动,无法确保服务质量。
4.持有资格证书人员比例不达标
部分社工站人员持有资格证书人员比例不达标(该数据截止日期为2023年3月)。社工资质人员比例不足2/3。
三、审计建议
(一)完善社区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社区及社工站管理机制,理顺现有运营管理机制,对社区经费使用、社工站运营管理、社工队伍建设等方面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完善,对症下药。
(二)提升社工服务效能。真正发挥好社会工作者基层治理作用,不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提高综合服务素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社会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打造长清社工特色,确保社会服务质量。
(三)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建立健全项目资金管理监督机制,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使用规范,加强对社工站运营机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核与监督,杜绝出现不合规支出等问题,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四)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社工站运营管理机制,发挥好部门监督管理作用,落实相关跟踪问效、责任追究制度;重视审计及评估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汇总梳理各运营机构问题,并举一反三,确保运营机构真干事、干成事。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