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区人民医院健康知识科普(关注眼健康)
字号:
大 中 小



关注眼健康
爱 护 眼 睛 保 护 视 力
“爱眼、护眼”从我做起
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口, 爱护眼睛是每个人必须做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电脑的高度普及,从年龄大到八九十岁的老人,小到两三岁的孩童,无一不刷手机,科技改变了生活,同时也影响到了我们珍贵的眼璃,工作、学习无不需要电子设备,从而出现,量的干眼症、视疲劳、屈光不正的患者。近视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
何爱护我们的眼睛呢?
①工作学习之外,需要拥抱大自然,尤其儿童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2小时。 ②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③减少近距离用眼,阅读光线明亮,切记黑暗光线下使用电子产品。
儿童青少年眼发育知识科普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类电子设备的日益更新,儿童青少年屈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影响眼屈光状态的因素:
第一是遗传因素。
第二是环境因素,包括阅读距离、亮度对比度、营养状况、光污染、背景颜色和血中胰岛素含量等。
年龄段屈光不正的生理范围:
4岁:+(2.19±0.4)D 、5岁:+(2.17±044)D
6岁:+(1.65±0.45)D 、7岁:+(1.40±0.59)D
也就是说,儿童检测屈光状况后,若出现符合年龄生理范围的度数,视力发育正常,可以不矫正。
什么是弱视?
由于斜视、屈光不正或形觉剥夺等原因,在视觉发育期内发生视觉中枢的功能发育缺陷,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水平或者两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均划为弱视。
人类视觉发育敏感期:从出生到12岁。
视觉发育关键期:从出生到2岁是人类视觉系统发育最快、对环境的变化最敏感的时期。
视力的变化:在发育期,人类视觉系统的分辨能力不断改善,从出生到6岁,视力发育基本达到成人水平。
正常儿童视力:3岁左右,视力>0.4;5岁左右,视力>0.5,6岁视力>0.7; 6岁以上,基本与成人的视力没有多大差别。两眼的视力之差都不应超过2行。
屈光不正的检查:
儿童存在较强的调节能力,为了最大限度地解除调节的干扰,验光前需进行散瞳验光,因为不同年龄儿童的调节能力不同,年龄越小调节能力越强,所以7岁以下儿童验光必须用长效睫状肌麻痹剂阿托品散瞳,14岁以下短效睫状肌麻痹剂复方托比卡胺眼液进行散瞳验光。
儿童眼保健:
(1)增加户外运动时间,最好保证每天有2小时以上接触自然光。 (2)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 (3)坚持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4)注意用眼光线,不宜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 (5)选用合适的护眼灯,并保证室内照明与台灯同时打开。 (6)看书写字时40-45左右魏延远处5-10分钟,调节瞳孔,缓解眼疲劳。 (7)每年两次进行视力、图光度的筛查。
眼前黑影或
眼前突然出现黑影或黑点飘动,引起大家的恐慌,是不是眼睛出现了大问题呢?眼前黑影或黑点飘动,并不是真的黑影或黑点,而是眼睛内的玻璃体出现了变性或液化或出血,阻挡了视线进入眼内,从而出现了黑影或黑点。
人眼睛内的玻璃体组织是一种特殊的黏液性胶样组织,呈透明的凝胶状态,本身无血管及神经组织,其新陈代谢极其缓慢,它的营养和代谢是通过邻近组织的扩散来完成的。玻璃体混浊是指玻璃体内出现不透明体。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眼病,而是眼科临床常见体征之一。
玻璃体混浊分为退变性、炎性、出血性、外伤性以及全身疾病性。常见原因有:老年人玻璃体变性、视网膜或葡萄膜的出血进入玻璃体、高度近视、眼外伤、眼内异物存留、寄生虫和肿瘤等。
主要症状:
1.眼前黑影飘动,黑影随眼球运动而飘动。 2.有或无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主要检查:
眼科B型超声波、眼底检查即可诊断。
治疗:
若无视力下降情况,单纯眼前黑影或黑点飘动,眼底无出血、裂孔等,则无需治疗,只需减少近距离用眼、改善作息、保持良好睡眠,则会逐渐好转。若出现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则需进一步详细检查眼底,排除视网膜脱离、出血等疾患。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