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区张夏镇卫生院——【健康科普】布病高发季来临,了解这些知识很有必要!
字号:
大 中 小



什么是布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人群对布氏菌普遍易感,但与牲畜接触密切的一些职业人群、疫区和牧区的居民,如兽医、放牧员、饲养员、屠宰工、挤奶工及皮毛乳肉加工人员等更易患布病。
布病有哪些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是感染布病的羊、牛及猪等,骆驼、犬、马、鹿、牦牛等是次要传染源。
人是怎么感染布病的?
人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或其制品而感染。人感染布病的主要途径包括:
(1)经皮肤黏膜接触传染:如接产员、兽医、饲养、放牧、皮毛加工、屠宰、挤奶、直接接触被病畜污染的水源、土壤、草场、工具,从事布病防治的医生、检验人员等。
(2)经消化道传染:主要通过食入被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如吃生拌或未经煮熟的乳、肉类,或肉类加工过程中未完全熟透、加工工具未生熟分开等。
(3)经呼吸道传染:吸入被布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也可导致人感染布病。如皮毛加工、饲养放牧、打扫畜圈卫生等。
(4)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传染。
人患布病后有什么症状?
◉ 人感染布氏菌后,一般潜伏期为1~3周,平均为2周,个别病例潜伏期长达1年。
◉ 感染后症状多样且非特异,包括发热、出汗、乏力、萎靡、厌食、消瘦、头痛、关节痛和背痛等症状并反复发作。
◉ 症状随着时间推移而加重,容易出现疲乏且普遍精神不振。
职业人群如何预防?
(1)养殖户:购买检疫过的来源清楚的牛羊。禁止人畜混居,圈舍要经常消毒,人畜分开饮水。禁止徒手处理流产物,流产物要深埋或焚烧。严禁食用流产物、病死畜肉。
(2)屠宰及加工肉制品人员:自身皮肤有伤口时,工作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防止经破损皮肤感染。
(3)剪毛及加工皮毛、生产菌苗和布病实验室人员:既要防止经皮肤接触感染,也要防止经呼吸道传染。
普通人群如何预防?
(1)从正规渠道购买羊牛肉制品,不购买无检疫的羊牛肉。不要从街头流动小贩购买、处理、食用来源不明的畜肉和下水。接触和处理畜肉和下水时要注意手卫生。
(2)不吃未熟的羊牛肉,不喝生羊牛奶。火锅要煮熟,烧烤要完全加热。
(3)菜板、刀具应生熟分开。
(4)去牧区旅游,不要抱羊羔,避免接触牛羊等动物,特别是病死动物。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