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夏末初秋媒介生物传染病健康提示——落实环境治理 做好灭蚊灭蜱
字号:
大 中 小



2025年入夏以来,天气状况复杂多变,高温与降雨频繁交替,为蚊虫、蜱虫等病媒生物营造了极为适宜的繁衍环境,其活跃程度显著提升。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示广大市民,强化对媒介生物传染病的科学防控,全面落实环境治理、孳生地治理及防蚊灭蚊、防蜱灭蜱措施,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心态。
一、针对蚊虫环境治理
全面清除蚊虫孳生地。重点排查各类积水区域,及时倾倒花盆托盘、废旧轮胎等容器内的积水并妥善存放。定期疏通下水道、保持景观水体流动,必要时投放灭蚊幼药剂,阻断蚊虫繁殖。
强化重点场所环境管理。对农贸市场、建筑工地等区域加大清扫力度,及时清运垃圾并密封容器,防止积水滋生蚊虫。针对地下室等潮湿场所加强通风降湿,减少蚊虫栖息空间。
开展常态化爱国卫生运动。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环境整治,动员居民清理公共区域杂草、死角,减少蚊虫栖息处。在蚊虫活跃时段统一消杀,同时加强宣传,形成家庭与社区协同治理的长效机制。借助家用工具灭蚊。使用电蚊拍直接电击飞舞的蚊虫,操作灵活且见效快;在室内放置灭蚊灯,利用蚊虫的趋光性将其吸引并杀灭,适合夜间使用。
采用化学药剂灭蚊。在房间角落、蚊虫出没处点燃蚊香或使用电蚊香液,通过释放有效成分驱赶、杀灭蚊虫;对户外的草丛、阴暗处喷洒杀虫气雾剂,快速降低蚊虫密度。
利用物理设施防蚊。在门窗处安装纱门、纱窗,形成第一道防线,阻止蚊虫进入室内;在婴儿床、老人床等区域加装蚊帐,提供安全无蚊的休息空间。
居家个人防护。睡前检查卧室纱门、纱窗是否完好,破损处及时修补,防止蚊虫侵入;夜间休息时可使用蚊帐,或在安全距离内放置电蚊香,避免蚊虫叮咬。
外出活动防护。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袖口和裤脚扎紧,减少皮肤暴露面积;裸露皮肤涂抹正规厂家生产的驱蚊液,选择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的产品,增强防蚊效果。
特殊时段防护。蚊虫活跃的清晨和傍晚尽量减少外出,尤其避免前往草丛、树荫、水边等蚊虫密集区域;若不慎被蚊虫叮咬,避免抓挠,可用肥皂水清洗叮咬处,出现异常红肿或不适及时就医。
二、针对蜱虫环境治理
清理蜱虫栖息场所。定期修剪庭院、公园的杂草和灌木丛,保持植被低矮整齐,减少蜱虫隐蔽空间;及时清除落叶、枯枝和腐殖质堆积物,破坏蜱虫适宜的生存环境。
处理宠物及周边环境。定期给宠物使用驱蜱药物,避免宠物携带蜱虫进入室内;清理宠物窝及周边的毛发、粪便等杂物,每周用热水清洗宠物用品并暴晒,杀灭可能存在的蜱虫。
做好区域消杀工作。在蜱虫活动频繁的春季和夏季,对草地、绿化带等区域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药物喷洒,选用针对蜱虫的专用杀虫剂;户外休闲区、露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在使用前进行全面消杀,降低蜱虫叮咬风险。
借助专用工具灭蜱。使用细镊子紧贴皮肤夹住蜱虫头部,缓慢平稳拔出,避免挤压或扭转;户外可携带蜱虫捕捉器,发现环境中的蜱虫及时清除。
采用化学药剂灭蜱。在庭院草地、灌木丛等蜱虫易出没区域,定期喷洒驱蜱杀虫剂;对宠物窝、户外用品等,可涂抹驱虫药剂,防止蜱虫附着。
利用物理方式防蜱。定期修剪庭院杂草,保持环境干燥整洁,减少蜱虫栖息场所;户外作业时穿戴防蜱专用防护服,其材质和设计能有效阻挡蜱虫附着。
居家个人防护。外出归来后及时检查衣物和身体,尤其是头皮、耳后、腋窝等隐蔽部位,发现蜱虫立即按正确方法清除;将外出衣物高温清洗烘干,杀死可能残留的蜱虫。
外出活动防护。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裤脚扎紧或塞进袜子里,减少皮肤暴露;在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的驱蜱剂,选择正规产品并按说明使用。
特殊情况防护。若被蜱虫叮咬后出现发热、皮疹、肌肉酸痛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叮咬史;处理蜱虫时避免直接接触,操作后彻底清洗双手和工具,必要时消毒处理。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