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长清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12370113K23427432L/2023-6022744
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2023-03-13

长清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长清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审批局坚持“审批至简·服务至善”服务理念,围绕“营商环境提升年”中心工作,助企纾困、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在减环节、提效能、优服务等方面“做文章”,着力破解制约审批的堵点、难点、痛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政策供给精准推送一是设置“惠企政策”专窗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共走访企业1000余家。二是出台《应对疫情便民惠企22条》、《十二项服务措施助力复工复产》,有效应对疫情冲击,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三是“泉惠企”平台持续更新政策文件,智能筛选精准推送,助推政策兑现充分发挥“智惠导服”作用

(二)流程再造至简至优一是横向集成,深化“一链办理、一业一证”,将事项拓展至47项,办理2117件二是多点联通,拓展跨域通办版图,增加到48个地市,推动452个事项实现“跨域通办”,共办理“跨省通办”46件、“全省通办”106件。三是优化设置企业开办专区,全面实施企业证照联合开办、变更、注销“三联办”改革,实现了53个事项“三联办”,全年共办理31件。

(三)智慧赋能持续发力一是提升网办网管能力,实现市场主体登记全程网办率高于98%,市场主体登记全程电子化登记率居全市第一二是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目前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 97%。三是开展电子营业执照下载应用提升行动已超额完成既定80%下载率的目标任务,应用率1162%

(四)便利化服务落地落实一是优化“红色代办员”队伍,培养专业帮代办人员33名,共为2800余家企业进行帮办代办,平均每天帮代办业务20余件。二是延时办、预约办成为常态,今年以来开展延时服务1000余人次三是建立“办事满意度”回访制度和“一事一评”制度,实现企业回访“全覆盖”,共回访企业2600家,满意率99%以上。

(五)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建设了 34 处高标准村居便民服务站。二是探索小餐饮、小 超市等更多事项委托街镇办理,实现“就近办”。三是努力打造7×24小时“15 分钟政务服务圈”,全区设 14 台自助服务终端,实现了全区街镇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可自助办理事项 136 项。

(六)项目审批纵深推进。一是细化项目管家帮办,确保项目尽快落地达效。二是深化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主动认领“揭榜挂帅”攻坚任务4项,在全面完成既定工作任务基础上多做贡献,提前实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零材料”。三是优化跨部门业务办理,推动涉绿、涉林、涉路、涉油气管线等业务实现跨区域远程评审、跨层级上下联动、跨部门协同办理、跨系统数据推送。

(七)服务网络拓点扩面一是拓展政银合作,与7 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二是推进审批服务“进园区”,指导大学城管委会设立审批服务点三是新下放开发区审批事项34项,累计达到66项。  

(八)营造阳光交易环境。一是全面实现保证金“线上收退”“即办即退”。二是破除隐性壁垒,提高招投标透明度,配合监管部门实行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三是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四是积极开展远程异地评标试点工作。

(九)党建引领提质增效。一是全力打造政务服务 清心先锋党建品牌“在长清轻松办”政务服务品牌高度融合二是与省住建厅许可处、市局勘察处建立省市区三级联合党支部,以政银合作为契机与济南农商银行开展党建共建;三是举办“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主题演讲比赛“喜迎二十大 欢度国庆节”文艺晚会,强力提升党员干部精气神,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共赢。《党建赋能 聚合审批新动能》荣获济南市机关党建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二、亮点工作

一是打造济泰同城化政务服务示范区。与泰安市岱岳区打破区划壁垒,加强数据共享,促进服务融合,实现两区三级政务服务同城化,企业群众“只进一扇门,可办两地事”。

二是推行“企业首席服务员”机制。会同部门、街镇,组建企业首席服务员队伍50余名,已为新开办企业赠送政策大礼包500余套。

三是推行联合踏勘机制。明确了“一家牵头、多家响应,一车前往、集成服务”的联合踏勘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共协调其他部门开展联合踏勘26次。

四是着重推出简易低风险,开工许可一天办完的典型案例。归德街道邦泰电气项目仅用一天时间(公示时间除外),一次性领取了项目备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四个证,是全市区县简易低风险案例中办理许可事项最多的项目。

五是全市首推“短信提醒”服务。在许可证超期前1个月向市场主体发送短信。通过短信提醒,已为400家业户及时办理了许可证延续业务。

六是设置“潮汐窗口”。设立3个“潮汐窗口”,应对政策性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窗口办事群众人流量突然增大的情况,分流办事群众,提高办事效能,缓解窗口压力。

三、存在问题

(一)惠企政策方面一是政策执行有待强化部门协同。二是政策解读不够。

(二)数据共享方面“信息孤岛”问题依然存在,业务系统林立、网上平台条块分割,各个系统之间未打通数据的共享与实时呈现,存在着业务管理碎片化问题,在服务质量管理提升上存在一定的制约性。   

(三)政务服务硬件设施方面。政务服务设备相对落后,影响工作效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

(四)营商环境方面。一是营商环境牵头难,个别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应付现象。二是我区营商环境创新案例、经验做法在国家、省、市层面获奖或复制推广的少。三是营商环境宣传力度不够。

四、下一步打算

2023年,长清区审批局将继续紧紧围绕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的各项工作,紧扣“审批”“服务”两大主题,重点抓“方面工作”促进“个提升

(一)抓党建引领,促服务能力提升。一是党建品牌引领,形成品牌带动力,持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二是持续锻造服务队伍,强化红色代办员、帮代办专员、独任审批员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三是持续开展作风纪律建设,强化人员管理、“好差评”等,持续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戴党徽、亮身份、做表率”活动。

(二)抓助企纾困,促惠企力度提升。一是持续发挥“泉惠企”平台作用,加强政策精准推送,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政策红利。二是加强惠企工作人员培训,提高政策解读及落实能力,助推惠企政策及时兑现。三是创新宣介方式,“政策找人”活动常态化,利用好明白纸、政策礼包、新闻媒体和新兴媒体,定向推送政策,提高惠企政策社会知晓度。

(三)抓数字建设,促智慧审批提升。一是完善数字济南建设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任务。二是努力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的广泛应用,落实好“发证”、“免提交”等清单的梳理和应用,加强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的宣传和下载工作。三是在全市区县中率先实现在线会商模块的合理应用,解决建设项目在办理审批手续过程中遇到的部分问题;持续完善推进济南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数据共享功能,实行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零材料”办理。

(四)抓流程优化,促审批效能提升。一是实施“一链办理一人办”改革,启动“1+N”行政审批联办机制,涉及一链办理的事项由独任审批员从受理、核查、核准、发证全链条一人办理。二是深入推进“跨域通办”工作,扩大“同城化”办理范围。三是落实双全双百服务事项,扎实做好我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集成改革试点工作。四是落实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市场主体代位注销改革等商事登记改革举措。五是推行“立项用地规划许可”一件事,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并联办理、依次发证。

五)抓标准建设,促审批规范提升。一是进一步落实政务服务事项精细化、要素模板化、指南标准化、办事场景化,打造有尺度的政务服务。二是进一步明确规范政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服务标准,推行《窗口人员服务负面清单》。三是对社会组织等敏感事项,依法依规审批,又体现审批温度。四是在勘察、工程项目建设等领域,积极参与上级标准建设工作,促进形成全市统一的服务标准。

(六)抓协同联动,促发展合力提升。一是发挥好营转办牵头、调度的作用,安排部署,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抓好营商环境提升相关工作,高标准完成营商环境考核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推进自助服务终端向街镇、社区、及其他公共场所延伸;继续提升便民服务中心网上办事能力。三是加强审管互动,继续做好“双告知”信息推送工作,争取在全市区县中率先实现住建审批系统的审批与监管的有机结合

(七)抓数字转型,促公平交易提升一是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二是积极推广开展“掌上交易”APP;三是尽快融入济南公共资源交易统一指挥调度系统;四是全力做好农村集体产权交易项目进场交易的服务工作;五是做好通用类项目平台服务工作。

(八)抓创新改革,促营商环境提升。对上争取创新试点工作,先试先行、“揭榜”攻坚,力争形成一批全市、全省领先的创新成果,促进我区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一是推动“一链办理一人办”改革再突破。启动“1+N”行政审批联办机制,涉及一链办理的事项由独任审批员从受理、核查、核准、发证全链条一人办理,实现涉企事项集成化、场景化服务。二是合理用好“勘服专家管理服务系统”。将更多的许可事项纳入系统,为企业、群众开启“自主选择、远程核查、在线反馈”的踏勘服务新模式,实现现场勘察情况数字化推送,降低申请人的办事成本,提高审批服务效率。三是探索部分事项“无感申请、无感审批”服务。研究确定适合的事项清单,制定分析研判、提醒送达、实名确认、快递送达、办结点评工作流程,实现企业零跑腿、系统秒审批、全程无干预。四是探索双链审批服务新模式,以审批局为轴心,审批和服务两端双向发力、协同推进,争取社会组织登记道路命名更多疑难复杂、敏感度高的业务实现破题五是持续抓好营商环境创新,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围绕市场准入、项目建设、业务创新等方面开展整体性改革,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全方位降低相关行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743

信息发布总数

291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