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简体版 繁体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结果 > 内容详情

代表提案者

李学凤

会议届次

济南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建议提案标题

关于“关于发挥大学城优势,助力长清更快发展”的建议

建议提案编号

20230188

承办单位

区政府办公室

答复时间

2023-03-16

办理类型

答复内容

李学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发挥大学城优势,助力长清更快发展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长清大学城12所高等院校、20余万师生是长清的宝贵资源,也是有待进一步激活的高质量发展“引擎”。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长清大学城的发展,2021年,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市发展大局和“西兴”发展战略,调整大学城片区管理机构,整合济南经济开发区、济南农高区、长清大学科技园、创新谷“四片区”成立大学城党工委、管委会;区委区政府深刻认识到“大学城兴,则长清兴,大学城好,则长清好”,坚持“举全区之力支持大学城发展”的理念,积极推动大学城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胜势。长清区将多措并举、积极作为,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对接,全方位构建科教产融合发展“生态圈”。

    一、优化空间载体

    大学城“四区合一”后,基本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链条空间载体。从众创空间看,高校内有齐鲁工大、山师等10所高校建设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中心等众创空间,总面积4.54万平方米;高校外建成西部创新园、美客文化创意产业园、梦翔小镇等众创空间,总面积17.59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4家、市级1家,已入驻企业、创业团队1000余家;从孵化空间看,拥有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总建筑面积70.7万平方米,累计入驻研发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等119家,引进人才团队及各类高端人才230余人。从产业空间看,已建成联东U谷、连城·智造等“十二园”,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已入驻企业600余家。长清区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及产权方、运营方的对接合作,促进空间载体精准定位、贯通联动,更好地利用这些空间载体,为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创新创业提供要素保障。

    二、促进成果转化

    长清区将常态化开展“企业进校园”“高校进企业”“双进”活动,持续推动校企科技研发、成果应用、孵化平台、人才引育等共建共享。

    三、推进“才聚长清”

    结合“科教产业融合区”建设,进一步在人才“引育留用”上下功夫。以“政策”引才聚才,深入落实市人才政策“双30条”,落实好高层次人才补贴政策;加大人才公寓、公租房保障力度。以“服务”引才聚才,协助解决人才配偶安置、子女就学等“关键小事”,深化开展驻区高校在校学生实习实训、校企协同育人等活动;积极组织各类大学生赛事,开展政策介绍、岗位推介,引导大学生了解长清、选择长清、深耕长清。

    四、强化品牌宣传

    前期,长清区立足塑造大学城新形象,增强软实力,开展了大学城LOGO公开征集活动,现即将进入公示阶段,待确定后,将通过媒体、网络平台进行公开发布。长清区还将依托大学城商业街、晶格广场、建大合新等空间载体,打造“青粟工场”品牌众创空间。围绕品牌打造,持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活动。此外,在大学城公众号、融创云等网络平台运营上,将投入更多资源、探索更多方式,下一步还将利用自身宣传资源,为驻区高校、园区企业提供宣传平台和窗口,与高校、企业同频共振,共同发出大学城强音、讲好大学城故事。

    五、育强“企业家”队伍

    产业园区的发展、企业的成长壮大,离不开优秀企业家“领航”。长清区将结合工作实际,争取更多资源、创造更多机会、提供更高平台,为企业家提供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良好机会。还将有针对性地与先进开发区、产业链契合度高的地区对接联系,组织园区、企业负责人走出去,开展参观学习、交流洽谈,寻找合作机会,在尊重企业家、厚待企业家、培养企业家方面做出更多努力,采取更实在的措施,争取取得更大成效。

    非常感谢您所提的建议,并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也诚恳地希望我们的答复能使您满意!

    

    

    

                               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政府  

    2023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