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容蓉委员提出的关于“打造以扁鹊文化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特色城市IP”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长清区注重发挥“扁鹊故里”文化资源优势,将打造中医中药特色区作为“七区联动”的重要一环,出台了《济南市长清区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长清区中医中药特色区建设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具体政策文件支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上形成了独特优势和无限潜力,为打造“扁鹊故里”品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一、关于“全媒体延伸,打造扁鹊IP。创作音视频作品,全媒体宣发,线上、线下广泛传播。”
“扁鹊传说”是长清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长清区通过“非遗进景区”“非遗进校园”,创编“扁鹊”主题文艺作品等形式,创新传播方式和渠道,加快优秀文化“走出去”,讲好长清历史故事、扁鹊中医故事,让更多人认识长清、喜欢长清、宣传长清。
2024年,长清区联合山东中医药大学举办了“扁鹊故里”中医药文化周活动,推出中华名医故里联盟、中医药文化市集、全民健康八段锦展演等系列主题活动,进行了“扁鹊故里 山水长清”产业推介暨《扁鹊与长清》新书发布等,并积极在政府网站刊发近年来专家教授关于“扁鹊故里”的研究成果,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2025年,长清区将积极筹备,省、市、区联动举办2025山东(长清)“扁鹊故里”中医药文化旅游体验周,通过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着力推进中医药走进群众日常生活,着力推动“中医药+”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着力促进提振文旅康养消费,线上、线下协同发力,久久为功打造“扁鹊故里”中医药文化品牌。
长清区已初步建成中医药文化宣教阵地。长清区中医医院作为市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新建扁鹊中医药文化馆,绘制大型墙体彩绘“扁鹊行医图”,新建中医药文化长廊2个;全区10处国医堂及317处村卫生室全部建成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现已有7所省、市级“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幼儿园),大学城实验学校开设全国唯一“扁鹊少年班”,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承;打造灵岩御菊茶园、神秀谷等齐鲁康养打卡地,开展中医药研学、旅游服务。
二、关于“新场景打造,加持扁鹊IP。重命名城市主干道,升级扁鹊文化公园。”
(一)重新命名城市主干道方面。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和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地名应当保持相对稳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对地名进行命名、更名。地名的命名、更名规定中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不以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
扁鹊文化主题公园周边已命名的主要道路有清河街、大学路、凤凰路等,沿用至今已20多年。由于长期在工商注册、门牌号编制时使用,重新命名会对周边的居民、驻地单位、大学院校有较大影响,为保持地名命名的延续性、稳定性,只要没有明显地违背命名原则,一般不予重新命名。
(二)升级扁鹊文化主题公园方面。扁鹊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兼顾了历史文脉延续和优美生态环境,以“一轴、两区、四园、十八景”来体现扁鹊文化和中医药文化。2025年,计划从两个方面对扁鹊文化主题公园进一步升级。
1、建设“扁鹊医馆”。邀请名医坐诊,提供中医诊疗、健康咨询等服务,让广大市民在游园同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2、种植中医药花卉,设置花卉展示板,突出药用价值,潜移默化促进广大市民学习中医药知识,提升中医药文化认同感。
三、关于“新模式塑造,延展扁鹊IP。打造系列文创,探索扁鹊IP的具体‘物化’。”
长清区依托灵岩寺、五峰山等旅游景区,“泉城人家”民宿以及厚源农业科技产业园等现有载体,设计推出“扁鹊文化”“中医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延伸“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打造一批露营、研学、康养基地。加大“三桃一杏”特色农产品和栝楼、黄精、金银花、野酸梅等特色中药材宣传推广,实现文旅产业与医药康养、研学旅行等多业态融合发展。
下一步,长清区将进一步挖掘、整理“扁鹊传说”和中医药文化,深化内涵阐释,做好活化利用。加强与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灵岩石艺等文创公司的对接合作,在原有“扁鹊像”、中药香包等文创产品的基础上拓展品类,提升质量,提升品牌宣传。
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政府
2025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