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简明问答:济南市长清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11370113004207228K/2022-6482637
区教体局
2022-09-30

简明问答:济南市长清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问:教育发展在哪些方面会有所突破?

答:是目标定位更有高度;二是改革创新更有力度;三是资源供给更有厚度;四是立德树人更有深度;五是教师成长更有精度;六是心育家育更有准度;七是民生保障更有温度;八是安全稳定更有强度;九是群体事业更有广度。

问:基础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在哪些方面?

答:未来长清教育将高质量落实德育提质行动,深层次推动德育管理升级,全维度凝炼德育发展理念,打造长清德育新样态。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入“实战化”,加强资源融通,缩小质量差异;推动集团化办学进入“蜕变期”,组建“紧密型、松散型、托管型、合作型”等多种样态的教育发展共同体,让“共同体”成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孵化器”;促进校地融合进入“团体赛”,用好身边的“智库”,拓宽发展的“清渠”;促进三类学校创建进入“快车道”,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让每一名学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问:教育的幸福感是什么样的?

答:从“好上学”到“上好学”“强实力、高颜值”的好学校将越来越多,充分发挥本土老牌名校的引领辐射作用,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真正形成品牌学校先行先试、传统名校引领示范、特色学校更加显著、新优学校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从“成绩分数”到“星辰大海”,通过“全文明、全阅读、全体育、全艺术、全创造”项目推进,高效达成“品学兼优、身心双健、特长显明、素质全面”的育人目标。从“顺势而为”到“突破创新”,既要做佼佼者,更要当领跑者,借势外力激发内力,继续充分利用全区各方资源盘活教育,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到学生多元发展需要,让教育成为长清发展的“金名片”。

问:教育发展中的校地融合包含哪些方面?

答:长清区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推进建设极具地域特色的“六个维度”校地融合模式,从宏观到具体、从低层面到高层面、从小切口到大范围,实现全环境、无死角融合发展。一是加强校地党建融合,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体系;二是融通各类资源,推进高校特色专业知识进校园;三是高校系统化专业知识,以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方式进课堂;四是依托高校优势特色专业,联合创办课程特色班,打造特色教育;五是整合高校校内资源,推进学科衔接、院系对接、校校链接,建立中小学生高校研学基地;六是发挥高校专业优势,引领地方基础教育学校举办实验学校,推进高校联合办学,打通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贯通渠道。

问:教育发展中的主要举措有哪些?

答:立德树人,把准教育方向,铺就长清学子成长底色,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贯穿教育各个学段、各个领域,培养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的新时代学生。用好融通教育圈,打通全环境立德树人“智慧通道”,用22个“融通教育圈”组建“1+2+3+1”教育共同体(即1所驻地高校学术引领、2所学校创新实践、3处资源单位协同支撑、1个实践基地综合应用)。通过主体对接、资源共享、师资互动、场域开放等形式,形成“全域覆盖、协同推进、资源丰富、高效优质”的教育样态。潜心兴教,提升教育质量,铺平长清学子成长道路,强队伍建设,活兴教之源,打造一支业务精、知识广、能力强,作风好的高素质教育队伍,努力以队伍建设的高质量推动教育发展的高质量。转变作风,优化教育环境,铺砌长清教育发展保障,担当作为,提升工作落实的执行力,做到立说立行、有效执行、创新执行,要追求卓越抓落实、自觉尽责抓落实、迎难担当抓落实。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