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区马山中心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字号:
大 中 小



长清区马山中心小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1.适用范围
本专项应急预案适用于本校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及其引发的次生事故。
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本校大型活动有校内体育、竞技、艺术活动以及校外实践、参观活动等。由于参加活动的师生众多、环境的复杂、设施设备的多样性因此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就会大大增高。
表1大型活动中突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序号 | 事故风险种类 | 发生的可能性 | 严重程度 | 影响范围 |
1 | 火灾 | 有可能发生 | 人员伤亡 群死群伤 财产损失 环境污染 | 活动场所及 邻近区域 |
2 | 踩踏 | 有可能发生 | 人员伤亡 群死群伤 | 活动场所 |
3 | 车辆伤害 | 有可能发生 | 人员伤亡 群死群伤 财产损失 | 校内外道路 |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本专项预案的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与综合预案中的应急组织机构相同。
年级、班级、部门等非全校性活动及外出活动应根据情况成立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活动负责人任现场总指挥,班主任、跟班老师等为现场应急小组成员,在学校应急指挥部到达现场之前配合协助活动负责人先期处置突发事故。
3.响应启动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刻将事故情况汇报相关负责人。根据事故发展态势和现场救援进展情况,执行如下应急响应程序:
(1)当现场发生三级预警的事故时,现场领导人员应积极组织应急抢险,同时向应急指挥部领导报告。
(2)当现场发生二级预警的事故时,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当班负责人,当班负责人应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组织当班人员按现场处置方案要求进行处置。当不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时,应立即报告应急副总指挥,说明事故发展情况。
(3)当现场发生一级预警的事故时,现场的应急指挥或应急处置组长应组织现场人员有序地撤离,并立即向应急总指挥报告。应急总指挥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到达现场组织应急救援。在采取必要应急处置措施的同时,拨打119消防队的求救电话,如有人员受伤,应拨打120求救电话,在救护人员到来前应积极营救、救护受伤人员。
4.处置措施
4.1处置原则
(1)预防为主,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证教职员工、在校学生和周边单位人员、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学校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各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落实各自的职责,充分发挥各应急机构的作用。
(3)先救人后救物,先控制后消除。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控制、消除险情和和抢救物质的工作,同时做好预防次生灾害的准备,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4.2处置措施
(1)信息报告程序与通知
1)发生大型活动突发事件报告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通知各应急小组集合,总指挥启动应急机构,调集应急物资。同时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上报上一级应急机构。
2)应急指挥部在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记录报告时间、对方姓名、双方主要交流内容。
表2事故报警电话
序号 | 部门 | 联系电话 |
1 | 安全管理部门电话 | 15066153075 |
2 | 应急值班电话 | 87333001 |
3 | 火警 | 119 |
4 | 公安 | 110 |
5 | 急救电话 | 120 |
(2)预防处置措施
1)大型活动火灾处置措施
①活动负责人迅速组织现场各应急小组进行应急救援:先救处于危险境地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应急物资,维持事故现场秩序并与外界救援单位进行联系;
②指挥部成员到现场后,根据火灾情况及危害程度指挥各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③警戒疏散组,维持秩序,防止意外;
④医疗救护组,由组长指挥立即抢救伤员,及时采取相应的临时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清洗、包扎,重伤员及时送到医院治疗;
⑤抢险救援组,疏散人员,抢救重要物资,充分利用现有的消防栓及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转移危险物品,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若火势一时难以扑灭,则疏散现场所有无关人员,尽量控制火势等待公安消防队救援。在公安消防人员到达火灾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人向消防指挥人员介绍火灾状况、建议采取的措施,消防人员开始灭火的同时所有应急小组成员撤离。
⑥后勤保障组,为其他应急小组提供灭火器、药品等应急物资。
2)大型活动踩踏事故处置措施
①事故出现征兆时,现场负责人立即制止学生继续通往拥挤点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准备应急行动;
②踩踏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迅速拨打120、110电话呼救,组织现场人员抢救受伤人员;
③警戒疏散组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快速疏导现场人员,让学生尽快疏散到安全地点,禁止无关人员滞留现场,防止有人故意制造恐慌气氛,避免再次发生事故。
④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医疗救护组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救援并指导现场人员自救和互救。
⑤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⑥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送医。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等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就近送往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⑦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一般伤口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碘伏,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1/3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纱布棉垫。每小时放松1次,每次1-2分钟。
⑧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3)大型活动车辆伤害处置措施
①交通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通讯联络组通知应急指挥部成员及本学校各应急小组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并与外界救援单位进行联系;
②指挥部成员到现场后,根据交通事故情况及危害程度指挥各应急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③警戒疏散组,组长指挥警戒、疏散工作,维持秩序,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④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组,由组长指挥立即抢救伤员,及时采取相应的临时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清洗、包扎,重伤员应及时送到医院治疗;对于死亡人员要等待医疗、交通等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⑤通讯联络组,联系伤亡学生家长并安抚情绪。
⑥在公安、医疗、交通等部门人员到达现场时,应急指挥部负责人应主动向相关救援部门负责人介绍情况,说明事故原因、人员伤亡状况,建议采取的措施等。
⑦各应急小组积极配合政府部门进行救援、调查等工作。
4.3处置要求
(1)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2)正确使用各类消防器材,做好防火防爆。
(3)现场工作人员一定要保持冷静,利用现有条件进行自救或互救,迅速撤离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
(4)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设置移动“风向标”、警戒线与警示标志等措施,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事件发生区域并合理布置消防和救援力量。
(5)进入现场,正确选择行车路线,停车位置、作战阵地。进攻路线要选择上风或侧上风向。
(6)要加强安全警戒,严格控制火源及危险区域内的人员数量。
(7)急救之前,救援人员应确保受伤者所在环境是安全的。
5.应急保障
本校内部应急资源分别为人力保障资源、资金保障资源、物资保障资源。
我校的消防外援主要依托长清区消防大队。
我校距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大学城医院20.1㎞,发出求救信号后30 min内能够赶到。
发生事故,可以向以上两家单位求援。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