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问答: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政策解读
字号:
大 中 小



1、 什么是土壤普查?
土壤普查是对土壤形成条件、土壤类型、土壤质量、土壤利用及其潜力的调查,包括立地条件调查、土壤性状调查和土壤利用方式、强度、产能调查。普查结果可为土壤的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也可为经济社会生态建设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2、 为何要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第二次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二普”)距今已40年,相关数据不能全面反映当前农用地土壤质量实况,需要开展土壤三普工作,实施耕地的“全面体检”,真实准确掌握土壤质量、性状和利用状况等,全面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和农牧民增收致富提供基础支撑,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对象?
第三次土壤普查对象主要是全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其中,林地、草地重点调查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土地,未利用地重点调查与可开垦耕地资源相关的土地,如盐碱地等。
4、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内容?
主要包括土壤性状普查、土壤类型普查、土壤立地条件普查、土壤利用情况普查、土壤数据库和土壤样品库构建、土壤质量状况分析、普查成果汇交汇总等。以完善土壤分类系统与校核补充土壤类型为基础,以土壤理化性状普查为重点,更新完善土壤基础数据,按要求构建土壤数据库,开展数据整理审核、分析研究和成果汇总工作。查清不同生态条件、不同利用类型土壤质量及其退化与障碍状况,摸清特色农产品产地土壤特征、耕地后备资源土壤质量、典型区域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情况。
5、 土壤普查的方式?
在国家统一工作平台、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工作底图、统一布设样点、统一筛选检测机构、统一质控体系的基础上,以旗县为单位,采取外业调查采样和内业测试化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普查。
6、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时间
2023年-2025年我区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面掌握土壤资源情况。
7、 民众如何参与三普?
积极关注土壤普查的相关信息,了解土壤普查的主要目的和意义,自发为土壤普查工作宣传;偶遇外业调查,可主动为工作人员提供样点周边相关信息等。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