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强主持召开区政府第60次常务会议
字号:
大 中 小



会议议题:一、研究全区安全生产工作
二、关于全区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措施的汇报
三、关于2025年上半年全区消防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
四、关于全区2025年二季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
五、关于2025年上半年民生实事进展情况的汇报
列席情况:顾宗军同志,区财政局、区司法局、区审计局主要负责同志,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会议议定事项:
7月18日,长清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士强主持召开区政府第60次常务会议,就有关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一、会议研究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原则同意区应急局、区水务局、区住建局、区教体局汇报的意见,并要求:(1)加大宣传。各有关部门、街镇要采用合理、切合实际的方式,加大对燃气入户检查、有限空间作业、平安夜校等领域的安全宣传力度。各街镇、村居要强化对临时工程建设、临时使用机械的监督管理,落实安全措施,切实提升安全意识。(2)重点整治。要加强城镇、农村居民和非居民燃气安全的监管,确保燃气安全装置全覆盖安装到位;要强化联动执法,加大对夜市、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燃气使用等隐患排查力度,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各街镇、村居在工程建设中要保护燃气管线,落实好施工作业防塌方措施,确保安全;要对汛期城区易积水点安排专人值守,加强巡查;要督促工程施工单位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同时,要强化建筑施工过程安全监管,压实安全责任。(3)各级各部门要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坚决杜绝麻痹松懈思想,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增强风险意识,既要密切关注外部安全环境变化,也要深入排查内部安全管理存在的隐患,对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隐患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坚决筑牢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的严密防线。区应急局要深化企业安全生产“绿码”动态监管,及时进行风险等级动态调整。各执法部门要提升执法能力与水平,对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的,在坚持柔性执法原则的前提下,精准把握执法尺度,对屡教不改的企业,要强化刚性约束,倒逼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二、会议听取了区发改局关于全区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措施的汇报。会议原则同意区发改局汇报的意见,并要求:(1)加大谋划力度。一是各部门、街镇要系统分析工作计划,制定具体措施,明确支撑条件、时间节点及预期目标。二是要深入思考、积极谋划项目,着力增加优质项目储备,做到项目谋划充分、储备充足。三是要认真谋划项目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措施,确保各项计划有效落实。(2)围绕短板破题。各有关部门、街镇要围绕补齐经济指标短板弱项,全面梳理,建立清单,针对性逐项制定切实可行的提升措施。(3)重点突破。重点针对指标落后街镇开展深入分析,帮扶街镇经济指标提升。同时,要深入剖析各行业中下滑态势严重的领域,切实找出症结,逐一制定落实有效的解决措施。(4)抓好营商环境。各街镇、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企帮扶力度,在拓展市场空间和落实政策措施上给予更多支持。要强化作风建设,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作为,及时响应,有效解决企业反映的各类诉求和实际困难,为企业发展创造更优环境。
三、会议听取了区消防救援局关于2025年上半年全区消防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会议原则同意区消防救援局汇报的意见,并要求:(1)消除隐患。针对区消防救援局检查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期完成整改。(2)深入分析。各级各部门要在区消防救援局已查出的隐患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开展火灾隐患类型剖析,明确何种类型火灾隐患占比突出,逐一制定针对性、精准化的整改措施。(3)形成合力。区消防救援局要及时将火灾警情信息推送有关主管部门,主管部门要深入分析研究成因,针对性完善管理措施,切实避免同类隐患再次出现。
四、会议听取了市生态环境局长清分局关于全区2025年二季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会议原则同意市生态环境局长清分局汇报的意见,并要求:(1)要进一步提升环保工作标准,聚焦重点领域查漏补缺,强化源头治理。要组织开展“回头看”,逐一复核整改成效,严防问题反弹回潮,切实巩固整治成果,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要严格落实区生态环境分局制定的各项整改措施,主动对号入座、压实责任,迅速研究制定本部门本单位的细化落实方案。要聚焦任务清单,逐项分解目标、明确时限、强化执行,确保措施精准落地见效。(3)要立足长远,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及时进行动态优化调整,全面提升生态环保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系统性改善与标本兼治。
五、会议听取了区政府办公室关于2025年上半年民生实事进展情况的汇报。会议原则同意区政府办公室汇报的意见,并要求:(1)加快落实。各级各部门要加快民生实事项目落实,严格按既定时间节点有序推进。(2)加强调度。分管区领导要加强对民生实事进展情况的督导调度,区政府办公室要强化督查力度,定期开展靠前协调与进度督查。(3)提升效果。有关部门单位要建立健全民生实事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及时收集反馈、科学评估成效,将评价结果作为优化后续民生实事项目遴选、设计与实施的依据,持续提升民生工作质效与群众获得感。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